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4-1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| 第14-16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8-26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8-24页 |
1.2.2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1.3 本文创新 | 第26-29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与概念框架 | 第29-42页 |
2.1 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29-34页 |
2.1.1 基于制度和技术层面对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整体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1.2 以跨境物流为核心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内部协调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1.3 对跨境电商供应链协调的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2 基本概念 | 第34-39页 |
2.2.1 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 | 第34-36页 |
2.2.2 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协调 | 第36-38页 |
2.2.3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相关主体的说明 | 第38-39页 |
2.3 分析框架 | 第39-42页 |
2.3.1 跨境电商企业与国外代理商利益协调机制的分析框架 | 第40页 |
2.3.2 电商企业与物流供应商和国外竞争者利益协调分析框架 | 第40-41页 |
2.3.3 跨境电商平台与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利益协调框架 | 第41-42页 |
第3章 不同交易模式下跨境电商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| 第42-61页 |
3.1 双边交易模式下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| 第42-53页 |
3.1.1 双边交易模式下的理论建模 | 第43-47页 |
3.1.2 案例分析 | 第47-52页 |
3.1.3 福利分析 | 第52-53页 |
3.2 多边交易模式下的利益协调机制 | 第53-59页 |
3.2.1 静态博弈中非合作串谋的实现机制 | 第53-55页 |
3.2.2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跨境电商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 | 第55-56页 |
3.2.3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跨境电商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 | 第56-59页 |
3.3 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4章 补偿性合约条件下多个国外代理商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| 第61-78页 |
4.1 事前采购的风险及其规避 | 第61-65页 |
4.1.1 事前采购面临的风险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1.2 补偿性合约的引入与事前采购相关风险的解决 | 第62-64页 |
4.1.3 补偿性合约对跨境电商交易量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4.2 补偿性合约下同质国外代理商的利益协调机制 | 第65-70页 |
4.2.1 不合作情形下的同质国外代理商的收益计算 | 第65-67页 |
4.2.2 部分合作情形下国外代理商收益的计算 | 第67-69页 |
4.2.3 国外代理商共同联盟的情形 | 第69-70页 |
4.3 异质国外代理商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| 第70-75页 |
4.3.1 模型假设 | 第71-72页 |
4.3.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单一异质代理商的协调机制分析 | 第72-73页 |
4.3.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重异质代理商的协调机制分析 | 第73-75页 |
4.4 小结 | 第75-78页 |
第5章 收益共享契约条件下单个国外代理商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| 第78-95页 |
5.1 收益共享契约下单个国外代理商的决策与收益分析 | 第78-84页 |
5.1.1 基本假设 | 第79-80页 |
5.1.2 参照系:集中式供应链 | 第80-81页 |
5.1.3 分散式供应链与收益共享式契约的引入 | 第81-84页 |
5.2 收益共享契约下代理商与电商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| 第84-90页 |
5.2.1 国外代理商与跨境电商企业之间的供应链金融博弈模型 | 第84-86页 |
5.2.2 理论模型的求解 | 第86-87页 |
5.2.3 供应链金融各主体的融资决策分析 | 第87-90页 |
5.3 跨境电商企业守约的实现机制分析 | 第90-93页 |
5.4 小结 | 第93-95页 |
第6章 垂直约束条件下单个跨境电商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| 第95-111页 |
6.1 排他性特许经营权机制 | 第95-100页 |
6.1.1 模型假设 | 第95-96页 |
6.1.2 选择多个国外代理商的情形 | 第96-98页 |
6.1.3 实施排他性特许权下的情况 | 第98-100页 |
6.2 转售价格控制机制 | 第100-104页 |
6.2.1 模型假设 | 第100-101页 |
6.2.2 国外代理商的均衡 | 第101-102页 |
6.2.3 转售价格控制的影响 | 第102-104页 |
6.3 捆绑销售机制 | 第104-106页 |
6.3.1 模型假设 | 第104页 |
6.3.2 不实施捆绑销售下的结果 | 第104-105页 |
6.3.3 实施捆绑销售下的结果 | 第105-106页 |
6.4 总结 | 第106-111页 |
第7章 跨境电商企业与跨境物流供应商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| 第111-134页 |
7.1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非线性激励机制 | 第111-119页 |
7.1.1 模型假设 | 第112-114页 |
7.1.2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合约 | 第114-115页 |
7.1.3 引入其他可观测变量情况下激励机制的改进 | 第115-119页 |
7.2 跨境物流服务供应商团队工作下的激励机制 | 第119-123页 |
7.2.1 模型假设 | 第119-120页 |
7.2.2 预算不平衡的引入 | 第120-121页 |
7.2.3 不确定环境下的情形 | 第121-123页 |
7.3 基于HDPSO算法的跨境物流服务供应商能力优化问题分析 | 第123-131页 |
7.3.1 带装载能力约束下车辆路径问题及HDPSO-CVRP算法 | 第123-127页 |
7.3.2 可变领域搜索与数值模拟 | 第127-129页 |
7.3.3 不同算法的结果对比 | 第129-131页 |
7.4 小结 | 第131-134页 |
第8章 跨境电商企业与国外竞争对手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| 第134-147页 |
8.1 跨境电商企业与现存竞争者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| 第134-138页 |
8.1.1 有限理性下的囚徒困境 | 第134-135页 |
8.1.2 重复博弈下的以牙还牙者 | 第135-137页 |
8.1.3 多次重复博弈下的结果 | 第137-138页 |
8.2 存在转换成本下的利益协调实现机制 | 第138-141页 |
8.2.1 转换成本的影响 | 第138-139页 |
8.2.2 转换成本机制的应用 | 第139-140页 |
8.2.3 转换成本机制的变形 | 第140-141页 |
8.3 掠夺性定价机制 | 第141-144页 |
8.3.1 理论假设 | 第141-142页 |
8.3.2 分离均衡下的掠夺性定价 | 第142-143页 |
8.3.3 混同均衡与潜在进入下的掠夺性定价 | 第143-144页 |
8.4 小结 | 第144-147页 |
第9章 供应链利益协调视角下跨境电商平台的定价机制与发展路径分析 | 第147-154页 |
9.1 B2B跨境电商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 | 第147-150页 |
9.1.1 跨境电商平台的功能与定价策略 | 第147-148页 |
9.1.2 跨境电商平台的不足与发展路径 | 第148-149页 |
9.1.3 跨境电商平台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149-150页 |
9.2 跨境电商平台的定价机制分析 | 第150-152页 |
9.2.1 理论假设 | 第151页 |
9.2.2 定价机制 | 第151-152页 |
9.2.3 发展路径与定价机制之间的关系 | 第152页 |
9.3 小结 | 第152-154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154-1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0-165页 |
附录 | 第165-1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70-171页 |
致谢 | 第171-1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