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1.2 钛及其合金焊接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钛及其合金的焊接特点 | 第12-13页 |
1.2.2 钛及其合金的常用焊接方法 | 第13页 |
1.2.3 钛及其合金的焊缝颜色与焊接质量关系 | 第13-14页 |
1.2.4 常用焊接工艺方案 | 第14-15页 |
1.2.5 微束等离子弧焊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6 钨极氩弧焊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1.3 钛及其合金的腐蚀行为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1.3.1 点蚀 | 第17页 |
1.3.2 应力腐蚀开裂 | 第17-20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试验方案及试验方法 | 第21-34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1页 |
2.1.1 试样材料及尺寸 | 第21页 |
2.1.2 保护气选择 | 第21页 |
2.2 试验设备 | 第21-24页 |
2.2.1 焊接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2.2 焊接辅助设备 | 第22-24页 |
2.3 焊接工艺 | 第24-29页 |
2.3.1 焊前准备 | 第24-25页 |
2.3.2 板厚为0.6mm的TA2微束等离子焊工艺 | 第25-27页 |
2.3.3 工业纯钛TA2的TIG焊工艺 | 第27-29页 |
2.4 焊接接头性能评价 | 第29-34页 |
2.4.1 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观察 | 第29页 |
2.4.2 金相显微组织观察 | 第29-30页 |
2.4.3 弯曲试验 | 第30页 |
2.4.4 拉伸试验 | 第30-31页 |
2.4.5 焊接接头硬度分布测试 | 第31-32页 |
2.4.6 焊接接头耐蚀性分析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板厚为0.6mm的TA2微束等离子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| 第34-53页 |
3.1 焊缝成型 | 第34-37页 |
3.1.1 焊缝表面宏观形貌 | 第34-36页 |
3.1.2 焊缝宽度 | 第36-37页 |
3.2 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2.1 焊接电流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2.2 离子气流量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8页 |
3.2.3 焊接速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2.4 拉伸试验后断裂位置 | 第39-40页 |
3.2.5 弯曲试验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3 微束等离子焊各参数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| 第41-45页 |
3.3.1 焊接电流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3.3.2 离子气流量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3.3 焊接速度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4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 | 第45-48页 |
3.5 接头硬度分布 | 第48-50页 |
3.6 断口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板厚为0.6mm的TA2 T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| 第53-71页 |
4.1 焊缝表面宏观形貌 | 第53-54页 |
4.2 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3 接头硬度分布 | 第56-57页 |
4.4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 | 第57-60页 |
4.5 电化学腐蚀测试 | 第60-62页 |
4.6 断口分析 | 第62页 |
4.7 对比微束等离子焊接工艺 | 第62-69页 |
4.7.1 试样宏观形貌对比 | 第62-63页 |
4.7.2 试样力学性能对比 | 第63-64页 |
4.7.3 接头盐雾试验 | 第64-68页 |
4.7.4 电化学腐蚀测试 | 第68-69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五章 板厚为2mm的TA2 T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| 第71-91页 |
5.1 焊缝表面宏观形貌 | 第71-73页 |
5.2 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3-75页 |
5.3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 | 第75-77页 |
5.4 接头硬度分布 | 第77-78页 |
5.5 断口分析 | 第78-79页 |
5.6 电化学腐蚀测试 | 第79-82页 |
5.6.1 填丝TIG焊接头电化学腐蚀测试 | 第79-81页 |
5.6.2 不填丝TIG焊接头电化学腐蚀测试 | 第81-82页 |
5.7 TA2填丝TIG焊接头在3.5%NaCl溶液中应力腐蚀敏感性研究 | 第82-90页 |
5.7.1 不同应变速率对工业纯钛TA2应力腐蚀的影响 | 第83-85页 |
5.7.2 应力-应变曲线 | 第85-86页 |
5.7.3 断面收缩率 | 第86-87页 |
5.7.4 宏观断口观察 | 第87-88页 |
5.7.5 微观断口观察 | 第88-90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结论 | 第91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8页 |
致谢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