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城油田SAGD采出液静电脱水实验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8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SAGD技术简介 | 第12-14页 |
1.2.1 SAGD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1.2.2 SAGD技术应用现状 | 第13页 |
1.2.3 SAGD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13-14页 |
1.3 静电脱水机理 | 第14-19页 |
1.3.1 乳状液的破坏 | 第14-15页 |
1.3.2 电聚结动力学 | 第15-18页 |
1.3.3 湍流和剪切流的作用机理 | 第18页 |
1.3.4 水滴的迁移与聚结方式 | 第18-19页 |
1.4 静电聚结研究进展 | 第19-26页 |
1.4.1 电聚结的机制与模型 | 第19-20页 |
1.4.2 操作参数和流体性质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1.4.3 液滴粒径和多分散性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1.4.4 水链的形成和消散 | 第23-26页 |
1.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6-28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6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| 第28-33页 |
2.1 实验装置及试剂 | 第28-30页 |
2.1.1 主体实验装置 | 第28页 |
2.1.2 辅助实验装置 | 第28-30页 |
2.1.3 实验试剂 | 第30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30-33页 |
2.2.1 乳状液含水率测定 | 第30-31页 |
2.2.2 液滴粒径测量 | 第31-32页 |
2.2.3 实验流程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风城油田SAGD超稠油电脱特性实验研究 | 第33-46页 |
3.1 风城油田SAGD超稠油物性实验研究 | 第33-36页 |
3.1.1 SAGD超稠油密度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1.2 SAGD超稠油流变性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2 风城油田SAGD超稠油静电脱水实验研究 | 第36-45页 |
3.2.1 电压幅值的影响 | 第37-40页 |
3.2.2 频率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3.2.3 占空比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2.4 脱水时间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2.5 脱水温度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3 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杂质组分对SAGD超稠油电脱性能的影响 | 第46-80页 |
4.1 模拟油的确定 | 第46-49页 |
4.1.1 模拟油初选 | 第47页 |
4.1.2 实验验证 | 第47-49页 |
4.2 乳化强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4.3 杂质组分对SAGD超稠油静电脱水的影响 | 第51-79页 |
4.3.1 无机盐的影响 | 第51-61页 |
4.3.2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| 第61-69页 |
4.3.3 分散相pH值的影响 | 第69-73页 |
4.3.4 固体颗粒的影响 | 第73-79页 |
4.4 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5.1 结论 | 第80页 |
5.2 展望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