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2.1 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3 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4 生产性服务业TFP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8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8-24页 |
2.1 生产性服务业基本理论 | 第18-21页 |
2.1.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| 第18页 |
2.1.2 生产性服务业外延及特征 | 第18-19页 |
2.1.3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| 第19-21页 |
2.1.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要性 | 第21页 |
2.2 全要素生产率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3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| 第24-30页 |
3.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| 第24-27页 |
3.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 | 第27-30页 |
第4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分析 | 第30-38页 |
4.1 分析方法选取 | 第30页 |
4.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| 第30-32页 |
4.2.1 产出数据 | 第30页 |
4.2.2 投入数据 | 第30-32页 |
4.3 生产性服务业TFP测算及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4 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TFP测算及分析 | 第34-38页 |
第5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8-49页 |
5.1 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8-40页 |
5.1.1 人力资本 | 第38页 |
5.1.2 产业结构 | 第38-39页 |
5.1.3 进出口贸易 | 第39页 |
5.1.4 城市化程度 | 第39页 |
5.1.5 技术创新 | 第39页 |
5.1.6 政府干预程度 | 第39-40页 |
5.2 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 | 第40-42页 |
5.2.1 平稳性检验 | 第40-42页 |
5.2.2 协整检验 | 第42页 |
5.3 模型的设定及结果分析 | 第42-49页 |
5.3.1 模型的设定 | 第42-43页 |
5.3.2 检验结果 | 第43-49页 |
第6章 对策建议 | 第49-55页 |
6.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对策建议 | 第49-52页 |
6.1.1 注重人力资本投入力度,提高技术效率 | 第49页 |
6.1.2 加大进出口贸易力度,提升外资利用水平 | 第49-50页 |
6.1.3 鼓励技术创新,提高技术水平 | 第50-51页 |
6.1.4 注重产业融合,引导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有效服务 | 第51页 |
6.1.5 减少政府干预程度,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| 第51-52页 |
6.2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对策建议 | 第52-55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