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林业基础科学论文--森林生物学论文--森林生态学论文

乌伊岭地区森林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第1章 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植被变化状况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植被覆盖演化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8-19页
第2章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第19-25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理位置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自然环境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植被覆盖状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气候条件第20-21页
    2.2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遥感数据来源及预处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DEM高程数据及采样数据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气候数据第22页
    2.3 研究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VFC二分法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距平趋势分析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Mann-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滑动T检验第24-25页
第3章 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与突变性检验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 3.1 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气温因子的年变化特征趋势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降水因子的年变化特征趋势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气候因子突变性检验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气温因子的突变性检验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降水因子的突变性检验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4章 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变化状况第31-35页
    4.1 植被生长的空间变化趋势与植被覆盖类型的特征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4.2 植被生长季不同梯度年均NDVI的分级状况第32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32-35页
第5章 气候因子与植被覆盖状况的关系及响应研究第35-43页
    5.1 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状况的响应第35-36页
    5.2 气候突变时期与整体变化时期植被的覆盖特征比较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5.3 气候因子与的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年均最大NDVI与气温因子相关性空间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年均最大NDVI与降水因子相关性空间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40-43页
第6章 异常增温导致冻土解冻对植被长势的影响第43-47页
    6.1 乌伊岭及其周边地区冻土类型的分布状况第43页
    6.2 冻土解冻对植被生长覆盖状况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7章 讨论第47-49页
    7.1 异常增温现象及其对植被覆盖状况的研究分析第47页
    7.2 “气候—植被—环境”动态研究机制第47-49页
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49-53页
    8.1 主要研究结论第49-50页
    8.2 研究创新点第50-51页
    8.3 展望与不足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冻融作用对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
下一篇:大沾河自然保护区红松与落叶松NPP变化趋势与其树轮年表间相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