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25页 |
1.1 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8页 |
1.1.1 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 | 第10-12页 |
1.1.2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| 第12-14页 |
1.1.3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因素 | 第14-16页 |
1.1.4 有机负荷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 | 第16页 |
1.1.5 好氧颗粒污泥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1.2 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载体种类 | 第18-21页 |
1.2.1 絮凝微生物强化造粒 | 第18-19页 |
1.2.2 金属离子或盐类载体强化造粒 | 第19-20页 |
1.2.3 惰性载体物质强化造粒 | 第20-21页 |
1.3 好氧颗粒污泥领域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群研究技术 | 第21-23页 |
1.3.1 FISH技术 | 第21页 |
1.3.2 PCR-DGGE技术 | 第21-22页 |
1.3.3 高通量测序技术 | 第22-23页 |
1.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1.4.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| 第23-24页 |
1.4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2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8页 |
2.1 实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| 第25页 |
2.2 接种污泥及进水水质 | 第25页 |
2.3 载体投加方式 | 第25-26页 |
2.4 分析及检测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4.1 好氧颗粒污泥的常规特性及水质分析 | 第26页 |
2.4.2 EPS的提取及分析 | 第26页 |
2.4.3 好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特性分析 | 第26-28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45页 |
3.1 低有机负荷下投加不同载体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的影响 | 第28-32页 |
3.1.1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 | 第28-30页 |
3.1.2 好氧颗粒污泥的物理特性 | 第30-32页 |
3.2 低有机负荷下不同载体对COD和氮的去除效果影响 | 第32-34页 |
3.2.1 COD的去除效果研究 | 第32页 |
3.2.2 氮的去除效果研究 | 第32-34页 |
3.3 低有机负荷下不同载体对污泥EPS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3.3.1 EPS总量的变化 | 第34-35页 |
3.3.2 EPS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 | 第35-36页 |
3.3.3 成熟颗粒污泥中EPS的分布规律 | 第36-37页 |
3.4 低有机负荷下不同载体对好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| 第37-45页 |
3.4.1 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4.2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| 第41-45页 |
4 结论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8页 |
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