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课堂中合作学习过程有效性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12页 |
二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三、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3-16页 |
四、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6-30页 |
(一)合作学习的溯源及发展 | 第16-17页 |
(二)合作学习的类型 | 第17-18页 |
(三)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| 第18-21页 |
(四)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| 第21-22页 |
(五)合作学习有效性标准研究综述 | 第22-26页 |
(六)合作学习过程有效性的标准 | 第26-30页 |
五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30-33页 |
(一)研究思路与设计 | 第30页 |
(二)研究对象的选取 | 第30-31页 |
(三)研究方法的确定 | 第31-33页 |
六、小学课堂中合作学习过程的现状 | 第33-54页 |
(一)课堂中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现状 | 第33-41页 |
1.同伴互助合作学习依赖现状 | 第33-34页 |
2.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相互促进水平层次不齐 | 第34-38页 |
3.同伴互助合作学习中个体责任感强 | 第38-39页 |
4.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社交技能水平较高 | 第39页 |
5.同伴互助合作学习评价的缺失 | 第39页 |
6.同伴互助合作学习中教师作用现状 | 第39-41页 |
(二)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| 第41-51页 |
1.小组合作学习中,积极互赖关系的现状 | 第41-44页 |
2.有面对面相互促进的意识,但相互促进程度不高 | 第44-46页 |
3.个人责任感强 | 第46-48页 |
4.社交技能水平高 | 第48-49页 |
6.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作用现状 | 第49-51页 |
(三)课堂中全员合作学习现状 | 第51-54页 |
七、小学课堂中合作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54-61页 |
(一)小学课堂中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54-56页 |
1.学生的相互依赖程度低 | 第54-55页 |
2.学生相互促进程度低 | 第55-56页 |
3.合作学习中小组自评的缺失 | 第56页 |
(二)课堂中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56-61页 |
1.教师因素 | 第56-59页 |
2.学生因素 | 第59-61页 |
八、提高小学课堂中合作学习过程有效性的策略 | 第61-66页 |
(一)教师要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 | 第61-62页 |
(二)团体内成员要建构积极互赖的团体 | 第62-63页 |
(三)团体内成员要建构积极相互促进的团体 | 第63-64页 |
(四)团体内成员要强调个人责任 | 第64页 |
(五)团体内成员要重视合作学习技能 | 第64-65页 |
(六)团体内成员要重视团体自评 | 第65-66页 |
九、研究者反思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