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司法制度论文

英山县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8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9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标和方法第11-13页
2 人民调解的概念、本质特征和功能第13-16页
    2.1 人民调解的概念第13页
    2.2 人民调解的本质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 2.3 人民调解的功能第14-16页
3 英山县人民调解工作现状第16-22页
    3.1 矛盾纠纷的类型及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 3.2 “三调联动,三会合一”的调解模式第17-22页
4 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第22-26页
    4.1 人民调解工作的知晓率不高第22-23页
    4.2 人民调解队伍的战斗力有待提升第23页
    4.3 人民调解工作的基层基础较为薄弱第23-24页
    4.4 人民调解工作的保障能力不足第24-25页
    4.5 “三调联动、三会合一”调解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25-26页
5 国内外非诉调解工作的经验借鉴第26-30页
    5.1 美国ADR非诉调解第26-27页
    5.2 台湾乡镇市调解第27-28页
    5.3 荆门市第三方人民调解的“4+2+N”的模式第28-30页
6 新形势下完善英山县人民调解工作的对策第30-36页
    6.1 创新发展理念,推动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发展第30-31页
    6.2 加强队伍建设,提升人民调解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第31-32页
    6.3 夯实基层基础,加快人民调解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第32-34页
    6.4 强化组织领导,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保障机制第34-36页
结束语第36-38页
注释第38-39页
致谢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附录1 关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查问卷(A)第43-46页
附录2 关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查问卷(B)第46-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中国制造”的形象转变:《经济学人》对手机产业报道十年
下一篇:社会工作视角下高龄独居老人养老资源供给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