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型刻槽爆破在白鹤滩水电站岩锚梁开挖中的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刻槽爆破的起源 | 第11-12页 |
1.3 刻槽爆破模型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3.1 弹性力学模型 | 第12-13页 |
1.3.2 断裂力学模型 | 第13页 |
1.3.3 损伤力学模型 | 第13-14页 |
1.4 刻槽爆破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4.1 刻槽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.2 刻槽爆破机理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4.3 刻槽爆破参数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V形刻槽尖端应力研究 | 第19-29页 |
2.1 Westergaard应力函数解法 | 第19-21页 |
2.2 坐标系建立 | 第21-22页 |
2.3 应力场的推导 | 第22-25页 |
2.4 边界条件验证 | 第25-26页 |
2.5 应力强度因子 | 第26-27页 |
2.5.1 应力强度因子的推导 | 第26-27页 |
2.5.2 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| 第27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V形刻槽爆破机理研究 | 第29-40页 |
3.1 脆性断裂力学模型 | 第29-30页 |
3.2 爆生气体作用 | 第30-31页 |
3.3 裂缝扩展规律 | 第31-38页 |
3.3.1 起裂与止裂 | 第31-33页 |
3.3.2 起裂方向 | 第33-35页 |
3.3.3 扩展速度 | 第35-37页 |
3.3.4 裂缝宽度和长度 | 第37-38页 |
3.4 非刻槽方向裂纹的抑制作用 | 第38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数值模拟研究 | 第40-55页 |
4.1 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及岩石爆破破碎理论 | 第40-42页 |
4.1.1 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 | 第40-41页 |
4.1.2 岩石爆破破碎理论及关键单元设定 | 第41-42页 |
4.2 刻槽深度优选 | 第42-48页 |
4.2.1 单孔模型建立 | 第42-43页 |
4.2.2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3-48页 |
4.3 双孔爆破模拟实验 | 第48-53页 |
4.3.1 双孔模型建立 | 第48页 |
4.3.2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8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5章 岩锚梁爆破试验研究 | 第55-79页 |
5.1 工程概况 | 第55-57页 |
5.2 岩锚梁爆破试验 | 第57-66页 |
5.2.1 实验目的 | 第57-58页 |
5.2.2 实验方案 | 第58-59页 |
5.2.3 非刻槽孔孔网参数与装药结构 | 第59-62页 |
5.2.4 刻槽炮孔孔网参数 | 第62-63页 |
5.2.5 V型刻槽参数及设备 | 第63-66页 |
5.3 爆破松动圈监测 | 第66-72页 |
5.3.1 声波孔布置 | 第66-67页 |
5.3.2 监测结果分析 | 第67-72页 |
5.4 爆破效果 | 第72-74页 |
5.5 经济效果 | 第74-77页 |
5.5.1 工时分析 | 第74-75页 |
5.5.2 成本分析 | 第75-77页 |
5.6 爆破参数选取 | 第77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6.1 结论 | 第79-80页 |
6.2 展望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7页 |
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