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农村淘宝发展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2.2 农村淘宝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 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1.4.1 灰色关联分析相关理论 | 第17页 |
1.4.2 电子商务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1.4.3 农村电子商务 | 第18-19页 |
1.5 本文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淘宝 | 第20-32页 |
2.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| 第20-23页 |
2.1.1 网络消费新蓝海-农村电商 | 第20-21页 |
2.1.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动因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| 第23-27页 |
2.2.1 农村淘宝模式 | 第23页 |
2.2.2 农村淘宝2.0模式 | 第23-24页 |
2.2.3 其他农村电商模式 | 第24-25页 |
2.2.4 农村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建议 | 第25-27页 |
2.3 农村淘宝 | 第27-32页 |
2.3.1 “千县万村”计划 | 第27-28页 |
2.3.2 农村淘宝服务站 | 第28-30页 |
2.3.3 农村淘宝合伙人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农村淘宝的灰色关联分析 | 第32-44页 |
3.1 农村淘宝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2-37页 |
3.1.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32-33页 |
3.1.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| 第33-35页 |
3.1.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成果 | 第35-37页 |
3.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农村淘宝评价模型 | 第37-44页 |
3.2.1 构建评价指标的数据矩阵 | 第38页 |
3.2.2 评价指标的数据矩阵规范化处理 | 第38-39页 |
3.2.3 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| 第39-40页 |
3.2.4 分系统的灰色关联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2.5 综合系统的灰色关联分析 | 第42-44页 |
第4章 基于蕲北四村的农村淘宝实例分析 | 第44-55页 |
4.1 背景介绍 | 第44页 |
4.2 数据采集 | 第44-48页 |
4.2.1 来源于统计资料 | 第45页 |
4.2.2 来源于调查问卷 | 第45-46页 |
4.2.3 数据汇总与规范化 | 第46-48页 |
4.3 灰色关联度分析 | 第48-52页 |
4.3.1 指标权重 | 第48-49页 |
4.3.2 分系统关联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3.3 综合系统关联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4 结果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4.1 评价结果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4.2 对策分析 | 第53-55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6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55页 |
5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附录A 农村淘宝在蕲北四村的发展情况调查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