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--催化剂(触媒)论文

载体结构对乙炔法醋酸乙烯合成催化剂的影响及催化剂的改性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前言第10-12页
1 文献综述第12-34页
    1.1 醋酸乙烯概述第12页
    1.2 醋酸乙烯合成工艺概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乙炔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乙炔液相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乙炔气相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乙烯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乙烯液相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乙烯气相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Cl化学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用合成气经二醋酸-1,1-亚乙酯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. 天然气作为乙烯原料的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1.3 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的催化剂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活性组分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1 醋酸锌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2 非醋酸锌活性组分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催化剂载体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1 活性炭载体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2 非活性炭载体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助催化剂第22-23页
    1.4 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的反应机理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化学反应方程式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1 醋酸乙烯合成的主反应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2 醋酸乙烯合成过程中主要的副反应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反应机理第24-28页
    1.5 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反应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固定床积分反应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固定床微分反应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催化剂回转式反应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无梯度式反应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脉冲反应器第29页
    1.6 活性炭改性的研究进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活性炭表面物理结构改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活性炭表面化学结构改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.2.1 氧化改性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.2.2 还原改性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.2.3 负载金属改性第30-31页
    1.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1页
    1.8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31-34页
2 实验部分第34-44页
    2.1 活性炭载体的选择第34页
    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34页
    2.3 主要设备、仪器及试剂第34-36页
    2.4 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实验装置及流程图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产物气相色谱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气相色谱校正因子第39-40页
    2.5 活性炭BET测试第40-41页
    2.6 活性炭结构的电镜测试第41页
    2.7 Zn(CH_3COO)_2负载量的测定第41-42页
    2.8 活性炭的超声波处理第42-43页
    2.9 不同气氛下活性炭的热处理第43页
    2.10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3 超声波处理对活性炭载体及催化剂的影响第44-5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4页
    3.2 超声波处理对活性炭表面结构的影响第44-47页
    3.3 活性炭表面电镜图第47-49页
    3.4 超声波处理时间与醋酸锌负载量的关系第49页
    3.5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催化剂生产能力的关系第49-51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4 高温热处理对活性炭及催化剂的影响第52-6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4.2 N_2气氛下,高温处理活性炭结构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4.3 N_2气氛下,高温处理对醋酸锌负载量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4.4 N_2气氛下,高温热处理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4.5 CO_2气氛下,高温处理对活性炭结构的影响第56-59页
    4.6 CO_2气氛下,高温热处理对醋酸锌负载量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4.7 CO_2气氛下,高温热处理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9-61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5 催化剂失活的研究第62-6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2页
    5.2 醋酸锌的流失第62-63页
    5.3 催化剂的稳定性第63-64页
    5.4 用过催化剂的表征第64-6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结论与展望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4页
附录第74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-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聚乙烯基萘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和新型微柱细胞膜色谱技术初探
下一篇:Hβ分子筛在制备2-乙基蒽醌过程中的催化工艺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