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--城市经济管理论文

基于居住物业服务问题的物业管理招投标优化研究

摘要第9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创新点第20-21页
    1.5 研究技术路线第21-22页
第2章 我国物业管理招投标发展历程与问题第22-27页
    2.1 我国物业管理招投标发展历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阶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推广阶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法制阶段第23页
    2.2 我国物业管理招投标现存问题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物业管理招投标立法机制问题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评标机制问题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监督机制问题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物业服务合同问题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业主自治制度问题第26-27页
第3章 物业服务问题与业主满意度分析第27-40页
    3.1 居民投诉问题第27-29页
    3.2 居民满意度实证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研究区简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调查问卷设计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问卷调查实施与数据收集第30-31页
    3.3 数据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信度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描述统计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3.4 Logistic回归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及变量设定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拟合优度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3.5 物业现存问题总结第38-40页
第4章 物业服务问题与物业招投标评价指标体系耦合第40-50页
    4.1 标书与物业服务合同和现实服务业主感知的耦合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标书与物业服务合同的耦合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标书与现实服务业主感知的耦合第43-44页
    4.2 标书评标指标与业主关注问题耦合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标书评标指标介绍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标书评标指标阐释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标书评标指标与业主关注问题耦合第47-48页
    4.3 物业招投标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第48-50页
第5章 物业招投标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第50-59页
    5.1 物业企业评标项目指标构建原则第50页
    5.2 建立物业招标评价指标体系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构建物业招标评价指标体系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物业招标评价指标解释第51-53页
    5.3 招标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介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第54-55页
    5.4 权重结果分析及改进措施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权重结果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物业招投标评价指标体系改进措施第57-59页
第6章 物业管理招投标机制的完善第59-63页
    6.1 物业招投标评标机制优化第59-60页
    6.2 标书内容与前期合同内容优化第60页
    6.3 物业合同签订主体优化第60-61页
    6.4 评标机制及后期服务监督体系优化第61-63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3-65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63-64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附录一第71-74页
附录二第74-77页
附录三第7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空间分布的短租房价值要素差异化定位研究
下一篇:基于多层次灰色聚类法的保障房建设的住宅产业化水平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