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1.4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钓鱼邮件相关技术研究 | 第14-28页 |
2.1 社会工程学攻击介绍 | 第14-15页 |
2.2 钓鱼攻击介绍 | 第15-20页 |
2.2.1 钓鱼邮件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2.2 常见的钓鱼攻击技术 | 第16-17页 |
2.2.3 现有的钓鱼攻击检测方法 | 第17-20页 |
2.3 作者身份验证相关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4 集成学习相关概念 | 第21-23页 |
2.5 降维方法相关概念 | 第23-2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5-28页 |
第3章 基于发件人身份验证的鱼叉式钓鱼邮件检测 | 第28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鱼叉式钓鱼邮件检测现状 | 第28-29页 |
3.3 基于发件人身份验证的鱼叉式钓鱼邮件检测方法 | 第29-35页 |
3.3.1 检测方法总体框架 | 第29-30页 |
3.3.2 提取特征 | 第30-34页 |
3.3.3 鱼叉式钓鱼邮件检测 | 第34-35页 |
3.4 实验分析 | 第35-39页 |
3.4.1 实验设置 | 第35-36页 |
3.4.2 实验过程与结果 | 第36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基于分类集成的钓鱼邮件检测 | 第40-50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钓鱼邮件特征 | 第40-42页 |
4.3 基于分类集成的钓鱼邮件检测方法 | 第42-45页 |
4.3.1 检测方法总体框架 | 第42-43页 |
4.3.2 特征选择 | 第43-45页 |
4.4 实验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4.1 实验设置 | 第45-46页 |
4.4.2 实验结果 | 第46-4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基于密度和距离的降维处理方法 | 第50-60页 |
5.1 引言 | 第50页 |
5.2 基于密度和距离的降维处理方法 | 第50-53页 |
5.2.1 寻找新特征 | 第50-51页 |
5.2.2 新特征定义 | 第51-53页 |
5.3 实验分析 | 第53-58页 |
5.3.1 实验设置 | 第53-54页 |
5.3.2 实验结果 | 第54-5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