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蚕桑论文--桑论文--桑树生理、生态、生物物理、生物化学论文

桑树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1章 绪论第16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桑叶用作家禽饲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木质素的研究进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咖啡酸O-甲基转移酶基因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咖啡酰辅酶A-O甲基转移酶基因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其它关键基因第21-2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桑树咖啡酸O-甲基转移酶(COMT)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桑树咖啡酰辅酶A-O甲基转移酶(CCoAOMT)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桑树不同品系、不同组织和采收时期基因表达水平及桑叶总木质素相对含量分析第22-24页
第2章 桑树咖啡酸O-甲基转移酶基因(MmCOMT)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4-34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第24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桑树总RNA提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cDNA第1 链的合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桑树COMT基因克隆引物的设计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桑树COMT基因的克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COMT基因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桑树COMT基因序列分析第28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桑树COMT基因CDS序列的克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桑树COMT基因及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桑树COMT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2.4 结论与讨论第32-34页
第3章 桑树咖啡酰辅酶A-O甲基转移酶基因(MmCCoAOMT)克隆、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第34-44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(同2.1)第34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桑树总RNA提取(同2.2.1)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cDNA第一链的合成(同2.2.2)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桑树CCoAOMT基因克隆引物的设计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桑树CCoAOMT基因的克隆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(同2.2.5)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CCoAOMT基因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连接产物的转化(同2.2.7)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桑树CCoAOMT基因序列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桑树CCoAOMT基因的原核表达第35-37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桑树CCoAOMT基因CDS序列的克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桑树CCoAOMT基因及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桑树CCoAOMT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桑树CCoAOMT基因的原核表达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4 结论和讨论第42-44页
第4章 桑树CAD、CCR、F5H、COMT、CCoAOMT基因表达水平与总木质素含量分析第44-56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qRT-PCR所需仪器与试剂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所需仪器与试剂第44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因表达荧光定量PCR相关引物的设计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桑树不同品系、不同组织、不同采收时期CAD、CCR、F5H、COMT、CCoAOMT基因表达的荧光定量PCR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桑叶总木质素相对含量的测定第45-4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桑品系CAD、CCR、F5H、COMT、CCoAOMT基因表达水平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桑树总木质素相对含量第52-54页
    4.4 结论和讨论第54-56页
结论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多元主体参与成都市城北片区排水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基于GNSS PPK技术的无地面控制点空中三角测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