邺下文人交游诗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邺下文人交游诗的创作背景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“诗可以群”的诗教观念背景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汉末浮华交游之风盛行的社会背景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北方政权稳固,邺城经济繁荣 | 第14-16页 |
第四节 交游活动频繁,文人往来密切 | 第16-21页 |
一、从军出征、共尝甘苦 | 第16-17页 |
二、高会宴游、共赏美景 | 第17-19页 |
三、诗书赠答、交流情感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邺下文人交游诗主题及思想特征 | 第21-40页 |
第一节 游宴诗的主题 | 第21-25页 |
一、主宾同乐,颂美盛德 | 第21-23页 |
二、乐极哀来,叙写忧思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赠答诗的主题 | 第25-32页 |
一、临别寄言,愿君珍重 | 第25-26页 |
二、相勉慰藉,但勿怀忧 | 第26-29页 |
三、真情流露,泣诉衷肠 | 第29-32页 |
第三节 邺下文人交游诗的思想特征 | 第32-40页 |
一、和而不同的个性之美 | 第32-37页 |
二、悲乐交织的生命之美 | 第37-40页 |
第三章 邺下文人交游诗的艺术特色 | 第40-58页 |
第一节 邺下文人交游诗的体裁 | 第40-46页 |
一、以文人五言体裁为主 | 第40页 |
二、五言体在交游诗创作中兴盛的原因 | 第40-46页 |
第二节 邺下文人交游诗的表现手法 | 第46-56页 |
一、工于字词——追求语言美 | 第46-51页 |
二、营于结构——追求格式美 | 第51-52页 |
三、长于兴寄——追求意境美 | 第52-56页 |
第三节 使“诗可以群”的政教观念向文学观念转化 | 第56-58页 |
第四章 邺下文人交游诗对晋宋诗歌的影响 | 第58-66页 |
第一节 开启华美诗风 | 第58-62页 |
一、繁缛的西晋太康诗歌 | 第59-60页 |
二、声色大开的元嘉诗歌 | 第60-62页 |
第二节 对山水题材的影响 | 第62-66页 |
一、广义上的山水审美迹象的出现 | 第62-64页 |
二、对山水诗创作技巧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结语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1页 |
后记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