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0-18页 |
1.1 植物增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| 第10-14页 |
1.1.1 植物生物量 | 第10-12页 |
1.1.2 凋落物量碳 | 第12页 |
1.1.3 土壤碳贮量 | 第12-14页 |
1.2 植物增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贮存的影响 | 第14-17页 |
1.2.1 增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输入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1.2.2 增殖对生态系统碳输出的影响 | 第15页 |
1.2.3 植物增殖对土壤系统碳贮存的影响 | 第15-17页 |
1.3 国内外瑞香狼毒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2 试验目的及意义 | 第18-19页 |
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9-27页 |
3.1 研究内容 | 第19-22页 |
3.1.1 瑞香狼毒增殖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机制 | 第20页 |
3.1.2 瑞香狼毒的生理生态特性 | 第20页 |
3.1.3 瑞香狼毒改变生态系统碳贮存的机制假设 | 第20-21页 |
3.1.4 瑞香狼毒增殖影响生态系统碳贮存可能机制的验证 | 第21-22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2-26页 |
3.2.1 研究区域 | 第22页 |
3.2.2 试验样地设置 | 第22-23页 |
3.2.3 生态系统碳贮量调查 | 第23-24页 |
3.2.4 生态系统碳通量测定 | 第24页 |
3.2.5 养分回流率测定 | 第24-25页 |
3.2.6 叶面积指数(LAI) | 第25页 |
3.2.7 细根周转测定 | 第25-26页 |
3.3 统计分析 | 第26-27页 |
4 结果 | 第27-40页 |
4.1 瑞香狼毒增殖过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贮量变化 | 第27-35页 |
4.1.1 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变化 | 第27-31页 |
4.1.2 碳含量的变化 | 第31-33页 |
4.1.3 碳贮量变化 | 第33-35页 |
4.2 瑞香狼毒增殖改变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贮存 | 第35-40页 |
4.2.1 增殖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4.2.2 叶面积指数及比叶面积 | 第36-37页 |
4.2.3 养分回流率 | 第37页 |
4.2.4 细根周转的变化 | 第37-38页 |
4.2.5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| 第38页 |
4.2.6 影响生态系统呼吸和光合的机制 | 第38-39页 |
4.2.7 影响土壤系统碳循环的机制 | 第39-40页 |
5 讨论 | 第40-45页 |
5.1 瑞香狼毒增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5.1.1 瑞香狼毒增殖引起碳贮量中量的变化 | 第40-41页 |
5.1.2 瑞香狼毒增殖引起碳贮量中位的变化 | 第41-42页 |
5.2. 瑞香狼毒增殖改变生态系统碳贮存的机制 | 第42-45页 |
5.2.1 生态系统碳输入过程 | 第42-44页 |
5.2.2 生态系统碳输出 | 第44-45页 |
6 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