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各种能源汽车论文

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动态模型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英文摘要第5-6页
1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8页
2 发动机台架稳态试验及其数据分析第18-42页
    2.1 发动机台架稳态试验介绍第18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发动机试验测量设备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稳态试验类型与要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发动机样机介绍第23-26页
    2.2 发动机进排气过程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充量系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泵气损失与摩擦损失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2.3 发动机燃烧过程参数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过量空气系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发动机点火提前角与发动机性能之间的关系第34-38页
    2.4 发动机热能—机械能转换过程参数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发动机净热效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有效燃油消耗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3 发动机稳态及动态模型研究第42-70页
    3.1 发动机神经网络模型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神经网络概述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BP网络神经网络结构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BP神经网络的算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基于MATLAB搭建发动机神经网络模型第45-47页
    3.2 发动机平均值模型第47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发动平均值模型概述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进气子模型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喷油子模型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动力输出子模型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基于Simulink的发动机平均值模型第56-57页
    3.3 GT-POWER发动机模型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GT-Power软件介绍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GT-Power发动机模型的理论基础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GT-Power发动机模型第61-62页
    3.4 缸内热力学离散过程模型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缸内热力学离散过程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龙格库塔法算法及算法流程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基于Matlab的发动机缸内离散过程模型搭建第6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7-70页
4 发动机模型仿真计算第70-90页
    4.1 发动机GT-POWER模型仿真计算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稳态仿真计算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动态仿真计算第72-73页
    4.2 发动机BP神经网络模型仿真计算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BP神经网络模型校验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稳态过程仿真计算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动态仿真计算第75-76页
    4.3 发动机平均值模型仿真计算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平均值模型校验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稳态仿真计算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动态仿真计算第79-80页
    4.4 缸内热力学离散模型仿真计算第80-86页
    4.5 仿真结果对比对比分析第86-8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7-90页
5 整车模型仿真第90-102页
    5.1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及参数介绍第90-91页
    5.2 整车关键部件建模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电机与发电机建模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离合器建模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无级变速器(CVT)模型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传动轴建模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整车车身建模第93页
    5.3 整车仿真试验第93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利用BP神经网络发动机模型进行整车仿真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利用发动机平均值模型进行整车仿真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整车模型仿真结果对比第98-10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00-102页
6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02-104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10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02-104页
致谢第104-106页
参考文献第106-110页
附录第110页
    A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0页
    B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0页

论文共11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考虑实时交通信息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预测能量管理策略研究
下一篇:发动机装配拧紧工艺与冷试振动相关性及质量预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