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--家庭、婚姻道德教育论文
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家风建设研究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引言第11-16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现实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界定的研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意义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文献资料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历史研究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理论联系实际法第14页
    1.5 创新与不足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可能存在的不足第14-16页
2 家风相关问题概述第16-29页
    2.1 家风的相关概念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家风涵义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家风相关涵义的界定第17-19页
    2.2 中华优秀家风的基本内容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孝敬父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忠心爱国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重视学习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诚信守义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勤俭节约第22页
    2.3 家风建设的涵义及功能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家风建设的涵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家风建设的功能第22-23页
    2.4 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历史延续不充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多元价值观冲击第24-25页
    2.5 家风建设的必要性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减少社会性问题频发危害第27-29页
3 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第29-33页
    3.1 文化塑造同根性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和体现第30-31页
    3.2 价值观认知内化性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知共鸣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家风建设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家风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第32-33页
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家风建设主要内容第33-38页
    4.1 竭忠尽诚的爱国家风第33-34页
    4.2 踏踏实实的敬业家风第34-35页
    4.3 问心无愧的诚信家风第35-36页
    4.4 文明谦让的友善家风第36-38页
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家风建设原则与策略第38-47页
    5.1 家风建设的基本原则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批判地继承原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遵守法律原则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个性化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5.2 国家与社会层面的构建策略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大力发展经济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立健全现代家风的相关法律法规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家风内容融入学校课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媒体引领正确家风观念第42-43页
    5.3 家庭层面的构建策略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重视家长作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重视家庭教育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自觉维护家庭和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充分利用新技术第45-47页
结束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1页
个人简介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
下一篇: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政策工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