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

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“中国道路”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引言第7-16页
    (一)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-8页
    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内研究综述第8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关于马克思的“世界历史”范畴的界定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基本内容的研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道路的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国外研究简述第13-14页
    (三)研究方法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文献研读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创新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不足之处第15-16页
一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内涵第16-24页
    (一)世界历史的转变动力:生产力、交往的普遍发展与资本的扩张本性第16-19页
    (二)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向:由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走向共产主义第19-20页
    (三)世界历史的根本旨归: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..第20-21页
    (四)世界历史转变的道路: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第21-24页
二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道路第24-33页
    (一)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:中国道路的解释框架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中国道路的生成逻辑:世界历史影响下的结果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中国道路的时空定位: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提供了时代场域第26-27页
    (二)“中国道路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融入全球化,加大对外交往积极回应世界历史进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,实现理论创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立足点,秉持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第30-33页
三、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把握中国道路的当代价值第33-40页
    (一)有利于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提升“中国道路”的话语权第33-34页
    (二)实行资本规制,有利于在实践根基处防止“左”与右两种弊端第34-35页
    (三)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道路所面临的机遇和现实挑战,推动中国道路由融入世界历史到引领世界历史第35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4页
致谢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
下一篇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--邓小平“北方谈话”述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