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8-10页 |
1.2.1 国外研究情况 | 第9页 |
1.2.2 国内研究情况 | 第9-10页 |
1.2.3 研究情况简评 | 第10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1.3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1页 |
1.3.2 调查研究法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联保贷款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7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-14页 |
2.1.1 信贷风险 | 第12页 |
2.1.2 联保贷款 | 第12-13页 |
2.1.3 风险管理措施 | 第13-14页 |
2.2 理论分析工具 | 第14-17页 |
2.2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4页 |
2.2.2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2.3 金融监管理论 | 第15页 |
2.2.4 社会约束机制理论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齐河县农村商业银行联保贷款现状分析 | 第17-21页 |
3.1 农村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| 第17页 |
3.2 齐河农商银行联保贷款业务的主要风险 | 第17-19页 |
3.3 现今齐河县农村商业银行联保体贷款管理制度 | 第19-21页 |
3.3.1 齐河县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 | 第19-20页 |
3.3.2 齐河县农村商业银行联保体贷款管理 | 第20-21页 |
第四章 齐河农商银行联保贷款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1-26页 |
4.1 齐河农商银行联保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4.2 齐河农商银行联保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4.2.1 商业银行过于追求信贷总量而忽视信贷质量的审查 | 第22页 |
4.2.2 联保体委托代理机制不完善 | 第22-23页 |
4.3 商业银行对联保体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不足 | 第23-24页 |
4.3.1 技术手段落后 | 第23页 |
4.3.2 控制手段落后 | 第23-24页 |
4.4 商业银行在联保体风控中的人员队伍管理问题 | 第24-26页 |
4.4.1 商业银行对联保体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| 第24页 |
4.4.2 商业银行信用环境有待进一步规范 | 第24-26页 |
第五章 完善齐河农商银行联保贷款风险管理机制的措施 | 第26-35页 |
5.1 规范联保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| 第26-27页 |
5.2 创新联保体风险管理技术 | 第27-32页 |
5.2.1 创新联保方式防范系统风险 | 第27-30页 |
5.2.2 加强准入审核和贷后联保体管理防范道德风险 | 第30-31页 |
5.2.3 完善联保体贷款业务授信条件 | 第31-32页 |
5.3 加强人员管理约束员工信贷行为 | 第32-33页 |
5.4 流程层面的应对措施 | 第33-35页 |
5.4.1 贷前阶段 | 第33-34页 |
5.4.2 贷中阶段 | 第34页 |
5.4.3 贷后阶段 | 第34-35页 |
结论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