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1-12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2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2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6-19页 |
1.2 大跨度网壳结构失效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单层球面网壳的自振特性及屈曲分析 | 第22-44页 |
2.1 网壳的参数化建模 | 第22-24页 |
2.1.1 网壳的几何参数 | 第22-23页 |
2.1.2 网壳的参数化建模 | 第23-24页 |
2.2 网壳的自振特性分析 | 第24-27页 |
2.2.1 网壳自振特性的理论分析 | 第25页 |
2.2.2 网壳自振特性的模型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3 网壳的屈曲分析 | 第27-39页 |
2.3.1 网壳的线性屈曲分析 | 第28-30页 |
2.3.2 网壳的非线性屈曲理论 | 第30-36页 |
2.3.3 网壳的非线性屈曲分析 | 第36-39页 |
2.4 结构几何参数对网壳屈曲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2.4.1 矢跨比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2.4.2 杆件截面尺寸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2.4.3 支座数目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单层球面网壳在简单载荷下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| 第44-60页 |
3.1 阶跃载荷作用下网壳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| 第44-48页 |
3.1.1 网壳在垂直阶跃载荷下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1.2 网壳在水平阶跃载荷下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2 简谐荷载下网壳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| 第48-58页 |
3.2.1 谐响应分析的基本理论 | 第49-51页 |
3.2.2 网壳在垂直简谐载荷下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2.3 网壳在水平简谐载荷下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| 第53-55页 |
3.2.4 共振区和非共振区下的网壳动力稳定性 | 第55-5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四章 网壳结构的风振特性分析及雪载荷计算 | 第60-72页 |
4.1 风振特性分析 | 第60-63页 |
4.1.1 平均风特性 | 第60-61页 |
4.1.2 脉动风特性 | 第61-63页 |
4.2 网壳风载荷理论 | 第63-66页 |
4.2.1 网壳承受的风载荷 | 第64-65页 |
4.2.2 风载荷体型系数 | 第65页 |
4.2.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| 第65-66页 |
4.3 风载荷的数值模拟 | 第66-68页 |
4.3.1 风载荷MATLAB计算 | 第66-68页 |
4.3.2 风载荷模拟 | 第68页 |
4.4 雪载荷的数值计算 | 第68-70页 |
4.4.1 基本雪压 | 第69页 |
4.4.2 单层球面网壳的雪载荷计算 | 第69页 |
4.4.3 网壳结构中雪载荷的不均匀分布 | 第69-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五章 风雪载荷组合下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| 第72-86页 |
5.1 风雪荷载的动力稳定性分析理论 | 第72-75页 |
5.1.1 瞬态分析基本理论 | 第72-74页 |
5.1.2 风雪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增量方程 | 第74-75页 |
5.2 风雪载荷下工况分析 | 第75-76页 |
5.3 网壳结构的几何参数对风雪组合载荷的影响 | 第76-84页 |
5.3.1 矢跨比对风雪组合载荷的影响 | 第76-80页 |
5.3.2 跨度对风雪组合载荷的影响 | 第80-82页 |
5.3.3 环、径向杆截面积对风雪组合载荷的影响 | 第82-8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86-87页 |
6.2 研究工作展望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92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