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、引言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框架 | 第10-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4 论文的研究结构 | 第14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2、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基础理论 | 第16-21页 |
2.1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 二元金融结构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3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3、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| 第21-36页 |
3.1 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供给现状 | 第21-27页 |
3.2 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现状 | 第27-29页 |
3.3 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金融困境 | 第29-33页 |
3.4 农村金融支持我国农业发展面临金融困境的成因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4、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 | 第36-46页 |
4.1 因子选择与说明 | 第36页 |
4.2 数据来源 | 第36页 |
4.3 农业发展水平 | 第36-40页 |
4.3.1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7页 |
4.3.2 农业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| 第37-40页 |
4.3.3 因子分析结果 | 第40页 |
4.4 农村金融规模 | 第40-43页 |
4.4.1 农村金融相关比率的测度 | 第41页 |
4.4.2 农村金融相关比率的测算结果 | 第41-42页 |
4.4.3 测度结果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5 农村金融效率 | 第43-45页 |
4.5.1 农村金融效率的测度 | 第43页 |
4.5.2 农村金融效率的测度结果 | 第43-44页 |
4.5.3 测度结果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、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| 第46-55页 |
5.1 统计指标相关性分析 | 第46页 |
5.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| 第46-48页 |
5.3 向量自回归(VAR)模型估计 | 第48-50页 |
5.3.1 VAR模型滞后期的最优选择 | 第48页 |
5.3.2 VAR模型的估计 | 第48-50页 |
5.3.3 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| 第50页 |
5.4 格兰杰因果检验 | 第50-51页 |
5.5 脉冲响应 | 第51-53页 |
5.6 结论 | 第53-54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6、对策建议 | 第55-56页 |
6.1 打造“三农”+金融的新型合作机制 | 第55页 |
6.2 以人为本,创建新型的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制度体系 | 第55页 |
6.3 改善农村金融环境,加强农业经济外部经济性 | 第55-56页 |
6.4 加强农村金融与农业发展的产业融合 | 第56页 |
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3-64页 |
致谢词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