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23页 |
1.1 理论进展 | 第8-11页 |
1.1.1 基因理论假说 | 第8-10页 |
1.1.2 胞内物质理论假说 | 第10-11页 |
1.1.3 外界环境影响假说 | 第11页 |
1.2 实验进展 | 第11-16页 |
1.2.1 植物根部感应水分梯度的部位 | 第12-13页 |
1.2.2 水分梯度的建立 | 第13-15页 |
1.2.3 向水性运动与其他向性运动的分离 | 第15-16页 |
1.3 模拟进展 | 第16-21页 |
1.3.1 植物根系-土壤系统水分的传递和吸收 | 第16-17页 |
1.3.2 植物根系-土壤系统营养物质的传递和吸收 | 第17-18页 |
1.3.3 植物根系的生长 | 第18-21页 |
1.3.4 植物根系向水性模拟 | 第21页 |
1.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植物根系-土壤体系向水性模型建模 | 第23-33页 |
2.1 植物根系向水性机理 | 第23-24页 |
2.2 植物根系-土壤体系水分传递模块 | 第24-28页 |
2.2.1 土壤域中水分传递 | 第24-25页 |
2.2.2 根域中水分传递 | 第25-26页 |
2.2.3 水分传递模块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| 第26-28页 |
2.3 植物根系-土壤体系营养物质传递模块 | 第28-29页 |
2.3.1 土壤域中营养物质传递 | 第28页 |
2.3.2 根域中营养物质传递 | 第28页 |
2.3.3 营养物质传递模块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| 第28-29页 |
2.4 植物根系生长模块 | 第29-30页 |
2.5 植物根系弯曲模块 | 第30-32页 |
2.6 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向水性模型数值模拟及结果讨论 | 第33-67页 |
3.1 单分支系统单支生长弯曲模型 | 第33-42页 |
3.1.1 左单分支生长弯曲模型 | 第33-38页 |
3.1.2 右单分支生长弯曲模型 | 第38-42页 |
3.2 双分支系统单分支生长弯曲模型 | 第42-49页 |
3.2.1 双分支系统左支单生长弯曲模型 | 第42-46页 |
3.2.2 双分支系统右支单生长弯曲模型 | 第46-49页 |
3.3 双分支系统双支生长弯曲模型 | 第49-57页 |
3.3.1 水分分布 | 第49-50页 |
3.3.2 营养物质浓度分布 | 第50-51页 |
3.3.3 左支根冠左右端点营养物质浓度及其生长弯曲角度变化 | 第51-53页 |
3.3.4 右支根冠左右端点营养物质浓度及其生长弯曲角度变化 | 第53-56页 |
3.3.5 生长态势图 | 第56-57页 |
3.4 双分支系统主根随动生长弯曲模型 | 第57-65页 |
3.4.1 水分分布 | 第57-58页 |
3.4.2 营养物质浓度分布 | 第58-59页 |
3.4.3 左支根冠左右端点营养物质浓度及其生长弯曲角度变化 | 第59-61页 |
3.4.4 右支根冠左右端点营养物质浓度及其生长弯曲角度变化 | 第61-64页 |
3.4.5 生长态势图 | 第64-65页 |
3.5 验证机理模型 | 第65-66页 |
3.5.1 根系右侧额外添加营养源 | 第65-66页 |
3.6 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9页 |
科研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