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机电安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与意义 | 第9页 |
1.2 引信安全系统 | 第9-10页 |
1.3 MEMS技术 | 第10-11页 |
1.3.1 MEMS技术概念 | 第10-11页 |
1.3.2 MEMS技术在引信中的应用 | 第11页 |
1.4 MEMS安全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4.1 国内MEMS安全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.2 国外MEMS安全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6-18页 |
1.5.1 研究目的 | 第16页 |
1.5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2 MEMS安全系统分析与逻辑设计 | 第18-25页 |
2.1 MEMS安全系统基本要求 | 第18-19页 |
2.1.1 MEMS设计要求 | 第18页 |
2.1.2 保险和解除保险逻辑要求 | 第18-19页 |
2.1.3 爆炸序列的隔爆逻辑要求 | 第19页 |
2.2 应用环境分析 | 第19-21页 |
2.2.1 勤务处理环境 | 第19-20页 |
2.2.2 正常发射环境 | 第20-21页 |
2.2.3 飞行环境 | 第21页 |
2.3 总体设计方案 | 第21-24页 |
2.3.1 设计思路 | 第21-22页 |
2.3.2 作用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3.3 性能指标 | 第23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MEMS安全保险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| 第25-44页 |
3.1 后坐保险机构 | 第25-32页 |
3.1.1 模型简化与理论分析 | 第25-28页 |
3.1.2 设计与仿真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1.3 载荷适用性分析 | 第32页 |
3.2 离心保险机构 | 第32-35页 |
3.2.1 工作原理 | 第32-33页 |
3.2.2 设计与仿真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3 指令锁保险机构 | 第35-38页 |
3.3.1 工作原理 | 第35页 |
3.3.2 设计与仿真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4 隔爆机构 | 第38-42页 |
3.4.1 工作原理 | 第38页 |
3.4.2 设计与仿真分析 | 第38-4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4 隔爆机构与传爆序列的融合设计 | 第44-63页 |
4.1 理论分析 | 第44-48页 |
4.1.1 传爆序列 | 第44-45页 |
4.1.2 爆轰理论 | 第45-46页 |
4.1.3 LS-DYNA仿真基本理论 | 第46-48页 |
4.2 传爆序列设计 | 第48-49页 |
4.2.1 结构设计 | 第48-49页 |
4.2.2 微火工品的选用 | 第49页 |
4.3 传爆序列数值仿真分析 | 第49-61页 |
4.3.1 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9-51页 |
4.3.2 材料模型及状态方程选择 | 第51-52页 |
4.3.3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| 第52-6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5 MEMS安全保险机构的制作与测试 | 第63-72页 |
5.1 原理样机 | 第63页 |
5.2 MEMS加工技术 | 第63-64页 |
5.3 MEMS安全保险机构制作工艺 | 第64-69页 |
5.3.1 隔爆滑块与离心保险机构制作工艺 | 第65-68页 |
5.3.2 弹簧与后坐保险机构制作工艺 | 第68页 |
5.3.3 基板框架制作工艺 | 第68页 |
5.3.4 微装配 | 第68-69页 |
5.4 MEMS安全保险机构静态测试分析 | 第69-7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5页 |
6.1 总结 | 第72-73页 |
6.2 论文创新点 | 第73页 |
6.3 展望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附录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