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工程地质学论文--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--滑坡论文

基于加权残值法锚索抗滑桩受力变形计算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滑坡推力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6-17页
第2章 基于强度参数不同步折减边坡稳定性分析第17-30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17页
    2.2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边坡稳定性分析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瑞典圆弧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改进条分法第19-23页
    2.3 强度参数不同步折减边坡稳定性分析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岩土体应变软化机理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基于软化参数强度折减系数计算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强度参数不同步折减Janbu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基于不同步折减边坡综合安全系数计算第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30页
第3章 抗滑桩滑坡推力计算研究第30-43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30页
    3.2 基于极限平衡法滑坡推力计算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一滑面滑坡推力计算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传递系数法滑坡推力计算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简化Bishop法滑坡推力计算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Janbu法滑坡推力计算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分块极限平衡法滑坡推力计算第35-37页
    3.3 基于强度参数不同步折减滑坡推力计算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于强度参数不同步折减改进滑坡推力计算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计算算例第39-40页
    3.4 滑坡推力取值的研究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已有滑坡推力取值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改进后抗滑桩设计推力取值第41-4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4章 基于加权残值法抗滑桩内力计算第43-59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43页
    4.2 加权残值法基本原理第43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函数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权函数的选择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5次B样条函数最小二乘配点法第48-52页
    4.3 基于加权残值法抗滑桩内力与变形的计算第52-54页
    4.4 计算分析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工程简介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初始边坡稳定性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抗滑桩内力与变形计算第56-5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5章 基于加权残值法锚索抗滑桩内力与变形计算第59-73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59页
    5.2 锚索抗滑桩内力与变形计算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锚索预应力和拉力的计算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锚索抗滑桩模型的建立和计算第61-64页
    5.3 考虑预应力损失多排锚索抗滑桩内力与变形计算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改进的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加权残值法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内力变形计算第66-69页
    5.4 计算实例与分析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计算实例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结论与展望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空间子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试验与模拟
下一篇:抗坏血酸助Cu(Ⅱ)及HSO5-氧化降解微囊藻毒素的效能与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