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头一电300MW机组烟气超净排放改造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工程概况 | 第15-25页 |
2.1 设备概况 | 第15-19页 |
2.1.1 锅炉概述 | 第15页 |
2.1.2 炉膛结构 | 第15页 |
2.1.3 制粉系统 | 第15页 |
2.1.4 燃烧系统 | 第15-17页 |
2.1.5 烟气参数 | 第17页 |
2.1.6 省煤器系统 | 第17页 |
2.1.7 空预器 | 第17-18页 |
2.1.8 脱硫系统 | 第18页 |
2.1.9 除尘系统 | 第18-19页 |
2.2 现状调查 | 第19-22页 |
2.2.1 燃料统计 | 第19-20页 |
2.2.2 排放形势 | 第20页 |
2.2.3 摸底试验 | 第20-22页 |
2.3 场地空间 | 第22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脱硫增容探究 | 第25-31页 |
3.1 石灰石-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| 第25页 |
3.2 脱硫增容改造方案 | 第25-27页 |
3.2.1 新增1层合金托盘增容 | 第25-26页 |
3.2.2 新增一套旋流雾化装置增容 | 第26页 |
3.2.3 串塔方案 | 第26-27页 |
3.3 脱硫增容方案研究 | 第27-28页 |
3.4 脱硫增容改造实施 | 第28-30页 |
3.4.1 吸收系统改造 | 第28-29页 |
3.4.2 吸收剂制备及供应系统改造 | 第29-3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脱硝改造探究 | 第31-38页 |
4.1 NO_X生成 | 第31页 |
4.2 脱硝技术介绍 | 第31-33页 |
4.2.1 低氮燃烧技术 | 第31-32页 |
4.2.2 烟气脱硝SCR技术 | 第32-33页 |
4.2.3 烟气脱硝SNCR技术 | 第33页 |
4.2.4 混合型SNCR/SCR技术 | 第33页 |
4.3 脱硝路线选择 | 第33-34页 |
4.4 脱硝改造实施 | 第34-37页 |
4.4.1 低氮燃烧改造 | 第34页 |
4.4.2 氨站改造 | 第34-35页 |
4.4.3 SCR改造 | 第35-3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湿除改造探究 | 第38-41页 |
5.1 湿除技术介绍 | 第38页 |
5.2 湿除改造实施 | 第38-40页 |
5.2.1 阴极系统 | 第38-39页 |
5.2.2 阳极系统 | 第39页 |
5.2.3 喷淋系统 | 第39-40页 |
5.2.4 热风系统 | 第4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6章 超净改造后性能分析 | 第41-52页 |
6.1 脱硫增容性能分析 | 第41-45页 |
6.1.1 性能保证 | 第41-42页 |
6.1.2 性能实验 | 第42-44页 |
6.1.3 性能分析 | 第44-45页 |
6.2 脱硝性能分析 | 第45-50页 |
6.2.1 性能保证 | 第45-46页 |
6.2.2 性能实验 | 第46-49页 |
6.2.3 性能分析 | 第49-50页 |
6.3 湿除性能分析 | 第50-51页 |
6.3.1 性能实验 | 第50-51页 |
6.3.2 性能分析 | 第51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7.1 结论 | 第52页 |
7.2 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