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9页 |
1 动物肠道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| 第15-19页 |
1.1 肠道黏膜屏障组成和功能 | 第15页 |
1.2 肠道黏膜形态结构与肠道黏膜免疫 | 第15-16页 |
1.3 肠道细胞因子水平与肠道黏膜免疫 | 第16-18页 |
1.4 肠道信号通路传导与肠道黏膜免疫 | 第18-19页 |
1.5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肠道黏膜免疫 | 第19页 |
2 色氨酸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4页 |
2.1 色氨酸的理化性质 | 第19-20页 |
2.2 色氨酸的吸收途径 | 第20页 |
2.3 色氨酸的体内代谢途径 | 第20-21页 |
2.4 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理作用 | 第21-23页 |
2.5 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调节肠道功能 | 第23-24页 |
3 色氨酸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| 第24-25页 |
3.1 色氨酸在猪生产中的运用 | 第24-25页 |
3.2 色氨酸在禽生产中的运用 | 第25页 |
4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5-26页 |
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6-29页 |
第二章 引言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日粮色氨酸促进抗菌肽表达对肠道微生物区系的调控 | 第31-5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4页 |
1.1 试剂和仪器 | 第31页 |
1.1.1 试验试剂 | 第31页 |
1.1.2 试验仪器 | 第31页 |
1.2 动物饲养和试验设计 | 第31页 |
1.2.1 试验动物饲养 | 第31页 |
1.2.2 试验设计 | 第31页 |
1.3 饲养管理和日粮组成 | 第31-33页 |
1.4 样品采集 | 第33页 |
1.5 肠道黏膜形态结构 | 第33页 |
1.6 免疫蛋白印迹 | 第33页 |
1.7 荧光定量PCR | 第33-34页 |
1.8 肠道微生物区系 | 第34页 |
1.9 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| 第3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6页 |
2.1 肠道黏膜形态结构 | 第34-37页 |
2.2 肠道AKT、mTOR和β-defensin2蛋白水平 | 第37-38页 |
2.3 肠道抗菌肽基因表达量 | 第38-41页 |
2.4 结肠内容物中微生物区系 | 第41-46页 |
2.4.1 门水平和纲水平上结肠内容物中微生物的丰度 | 第41-42页 |
2.4.2 结肠内容物微生物热图丰度 | 第42-44页 |
2.4.3 结肠内容物中微生物丰度Alpha多样性 | 第44页 |
2.4.4 科、属水平上结肠内容物微生物丰度 | 第44-46页 |
3 讨论 | 第46-49页 |
3.1 日粮色氨酸水平对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2 日粮色氨酸水平对仔猪肠道信号通路蛋白水平和抗菌肽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| 第47页 |
3.3 日粮色氨酸水平对仔猪结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 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色氨酸对ETEC损伤SD大鼠肠道的预防机制研究 | 第51-7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1-55页 |
1.1 主要试剂 | 第51页 |
1.2 主要试验仪器 | 第51页 |
1.3 动物饲养和试验设计 | 第51-53页 |
1.3.1 试验动物 | 第51页 |
1.3.2 饲养管理与日粮组成 | 第51-52页 |
1.3.3 试验设计 | 第52-53页 |
1.4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| 第53页 |
1.5 引物设计与合成 | 第53-54页 |
1.6 免疫蛋白印迹和荧光定量PCR | 第54页 |
1.7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| 第54-55页 |
1.8 数据处理和分析 | 第5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5-69页 |
2.1 生长性能 | 第55页 |
2.2 器官指数 | 第55-56页 |
2.3 生理和病理特征 | 第56页 |
2.4 肠道黏膜形态结构 | 第56-58页 |
2.5 肠道黏膜细胞因子浓度 | 第58-59页 |
2.6 粪便ETEC数量 | 第59-62页 |
2.6.1 三重PCR方法的条件优化结果 | 第59-60页 |
2.6.2 ETEC数量检测图和结果 | 第60-62页 |
2.7 肠道mTOR、AKT、TLR-4和BD-2蛋白水平 | 第62-64页 |
2.8 肠道黏膜基因表达 | 第64-67页 |
2.9 SD大鼠盲肠微生物区系 | 第67-69页 |
3 讨论 | 第69-73页 |
3.1 色氨酸对SD大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| 第69页 |
3.2 色氨酸对SD大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| 第69页 |
3.3 色氨酸对SD大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3.4 色氨酸对SD大鼠肠道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3.5 色氨酸对SD大鼠肠道AKT、mTOR、β-defensin2、TLR-4蛋白水平和抗菌肽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3.6 色氨酸对SD大鼠盲肠微生物和粪便中ETEC数量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4 小结 | 第73-75页 |
第五章 结论、创新点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1 试验结论 | 第75页 |
2 创新点 | 第75页 |
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91页 |
附录 | 第91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