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属性约简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本文内容与结构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 | 第14-27页 |
·粗糙集理论 | 第15-19页 |
·知识表达系统 | 第15-16页 |
·粗糙集基本概念 | 第16-17页 |
·属性约简与属性核 | 第17-18页 |
·属性依赖度和属性重要性 | 第18-19页 |
·遗传算法理论 | 第19-23页 |
·算法主要特点 | 第19-20页 |
·影响算法的因素 | 第20-22页 |
·算法基本框架 | 第22-23页 |
·蚁群算法理论 | 第23-27页 |
·算法简介 | 第23-24页 |
·旅行商蚁群模型 | 第24-25页 |
·TSP 问题求解 | 第25-26页 |
·算法优缺点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属性约简算法 | 第27-35页 |
·最小属性约简的一般方法 | 第27-30页 |
·区分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 | 第27-28页 |
·吸收分辨集的属性约简算法 | 第28页 |
·属性重要性的属性约简算法 | 第28-29页 |
·属性依赖度的属性约简算法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属性约简算法 | 第30-32页 |
·算法可行性 | 第30页 |
·标准遗传算法 | 第30-31页 |
·属性依赖度的遗传约简算法 | 第31-32页 |
·基于蚁群算法的最小属性约简算法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属性约简 | 第35-49页 |
·算法基本思想 | 第35-36页 |
·算法可行性 | 第36-38页 |
·遗传算子 | 第38-39页 |
·遗传初始化 | 第38页 |
·交叉和变异操作 | 第38页 |
·单向选择策略 | 第38页 |
·算法终止规则 | 第38-39页 |
·蚁群算法求解最小约简 | 第39-40页 |
·算法编码 | 第40页 |
·算法基本框架 | 第40-42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40-41页 |
·算法流程 | 第41-42页 |
·算法分析 | 第42-49页 |
·性能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实效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46-49页 |
第五章 自适应并行蚁群算法的属性约简 | 第49-59页 |
·算法基本思想 | 第49-50页 |
·算法基本框架 | 第50-53页 |
·适应度函数的确定 | 第51页 |
·信息素的自适应调节 | 第51-52页 |
·信息素交流概率 | 第52-53页 |
·算法终止条件 | 第53页 |
·自适应并行蚁群约简算法设计 | 第53-55页 |
·算法可行性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54-55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55-59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59-62页 |
·论文总结 | 第59-60页 |
·未来的工作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录A (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)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