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

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观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绪论第7-1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综述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-16页
第一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观的理论渊源第16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列宁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毛泽东矛盾动力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邓小平改革动力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江泽民创新动力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胡锦涛和谐动力论第21-22页
    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本质与特征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一脉相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彰显了自身体系的科学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始终坚持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第24-25页
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观的生成环境第25-31页
    第一节 国际环境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:对中国经济的助力作用减弱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: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发达国家“再工业化”:与中国争夺经济发展的动力第27-28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环境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经济发展新常态: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期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时期: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动力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精神文化价值认同缺失: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信念追求第30-31页
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观的基本内容第31-43页
    第一节 根本动力:新时代主要矛盾第31-33页
    第二节 主体动力: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33-34页
    第三节 精神动力:以“中国梦”为精神统领第34-36页
    第四节 现实性动力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五大发展理念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第39-43页
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观的鲜明特色第43-49页
    第一节 实行改革与创新双轨驱动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改革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第44-46页
    第二节 强调发展的全面性、系统性:五大发展理念第46页
    第三节 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有机统一第46-47页
    第四节 注重物质生产与精神牵引的协同第47-49页
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观的创新价值第49-54页
    第一节 理论价值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理论推向新的高度第50-51页
    第二节 现实意义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迈进新时代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第52-54页
结语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作者简介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研究
下一篇:印度尼西亚海洋经济对外合作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