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杨显惠纪实小说的饥饿书写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10-21页 |
第一章 饥饿书写的心理动力 | 第21-34页 |
第一节 表达饥饿记忆的需要 | 第21-25页 |
一、被压抑的饥饿记忆 | 第22-23页 |
二、“不得不说”的饥饿记忆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探寻饥荒真相的驱动 | 第25-29页 |
一、模糊表述的饥荒历史 | 第25-27页 |
二、寻求饥荒真相 | 第27-29页 |
第三节 尊重个体生命的诉求 | 第29-34页 |
一、叩问极端饥饿里的人性 | 第29-32页 |
二、关注饥饿灾难“后遗症” | 第32-34页 |
第二章 饥饿书写的口述应用 | 第34-49页 |
第一节 接近真实的口述实录 | 第34-38页 |
一、记言著史与实录传统 | 第34-36页 |
二、趋近真实的口述实录 | 第36-38页 |
第二节 口述实录的表现形态 | 第38-43页 |
一、口述者语言的自然呈现 | 第39-41页 |
二、记录者语言的节制表达 | 第41-43页 |
第三节 口述实录里的生命书写 | 第43-49页 |
一、口述展现饥不择食的生存状态 | 第43-45页 |
二、口述呈现极端境遇的死亡悲剧 | 第45-49页 |
第三章 饥饿书写的视角运用 | 第49-60页 |
第一节 外视角 | 第49-53页 |
一、第一人称叙述中的回顾视角 | 第49-51页 |
二、回顾视角展现饥饿个体的心灵真实 | 第51-53页 |
第二节 内视角 | 第53-56页 |
一、基于饥饿灾难亲历者的有限视角 | 第53-55页 |
二、内视角的饥饿书写策略 | 第55-56页 |
第三节 视角转换 | 第56-60页 |
一、从寻访者视角到饥饿灾难亲历者视角 | 第57-58页 |
二、视角转换下的深层意蕴 | 第58-60页 |
第四章 饥饿书写的可靠叙述 | 第60-78页 |
第一节 非亲历者应用可靠叙述的必要 | 第61-66页 |
一、非亲历者介入的隐忧 | 第61-64页 |
二、应用可靠叙述的必要 | 第64-66页 |
第二节 基于可靠叙述的适度介入 | 第66-72页 |
一、受限制的叙述 | 第66-69页 |
二、交汇叙述 | 第69-70页 |
三、面具叙述 | 第70-72页 |
第三节 基于伦理维度的辅助策略 | 第72-78页 |
一、基于自愿原则淡化特殊身份 | 第73-75页 |
二、“不可叙述事件”的中止、留白与概述 | 第75-78页 |
结语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