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--车站及枢纽论文--货运站、集装箱站论文

集疏运系统背景下准东铁路传统煤炭集运站优化改造方案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-19页
2 基础理论第19-25页
    2.1 铁路煤炭集疏运系统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铁路煤炭集疏运系统概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铁路煤炭集疏运系统的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铁路煤炭集疏运系统发展的影响因素第20-21页
    2.2 煤炭集运站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煤炭集运站的概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煤炭集运站的重要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2.3 煤炭集运站的装卸机械设备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装载机械化的意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装载机械化的原则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装载机械的选择第22-23页
    2.4 煤炭集运站在铁路集疏运系统中的作用第23-2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3 准东铁路传统煤炭集运站现状分析第25-37页
    3.1 准东铁路集疏运系统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 3.2 西营子集运站基础条件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集运站自然条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集运站周边资源分布情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集运站站场布置情况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集运站储煤场利用情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道路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环境保护措施第32-33页
    3.3 西营子集运站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3.4 西营子集运站未来五年运量预测第33-34页
    3.5 西营子集运站存在的困难和挑战第34-35页
    3.6 西营子集运站优化改造的必要性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4 铁路煤炭集运站的确定及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第37-44页
    4.1 铁路煤炭集运站的确定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煤炭集运站改造方案选择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一次性投资方案的选择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分期投资方案的选择第40页
    4.2 铁路煤炭集运站的技术经济效果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煤炭集运站运营成本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煤炭集运站经济效果评价第41-43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5 准东铁路传统煤炭集运站优化改造方案建议第44-60页
    5.1 前期考察调研工作第44-50页
    5.2 将原有西营子集运站台整体封闭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整体封闭方案选择第50-52页
    5.3 在原西营子站台位置新建储装运系统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槽形返煤地道储煤场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漏斗式返煤地道储煤场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栈桥式储煤场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落煤塔式储煤场第55-57页
    5.4 新建向南延伸铁路结合新建站场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新建铁路专用线及集运站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自大陆卯至西营子新建皮带走廊第58-5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6 准东铁路煤炭集运站优化改造方案优选分析第60-68页
    6.1 优化改造方案对比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投资与规模对比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优点与缺点对比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运输生产运营成本对比第63-64页
    6.2 优化改造方案选择第64页
    6.3 优化改造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第64-67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7 结论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68-69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室内植物装饰设计研究
下一篇:马铃薯吸收与积累重金属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