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保护学论文--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鞘翅目害虫论文

青杨天牛交配因素及其头部附器特点的研究

摘要第6-7页
第一章 天牛交配繁殖行为学研究进展第7-15页
    1 天牛交配规律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天牛相遇行为第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天牛交配行为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交配节律第8-9页
    2 影响天牛求偶、交配行为的因素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物理因素对天牛求偶、交配行为的影响第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视觉因素对天牛求偶、交配行为的影响第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环境因子对天牛求偶、交配行为的影响第9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化学物质对天牛求偶、交配行为的影响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寄主挥发物对天牛求偶、交配行为的影响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信息素对天牛求偶、交配行为的影响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附器在天牛求偶、交配行为中的作用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触角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下唇须和下颚须第13-14页
    3 青杨天牛交配行为研究进展第14-15页
第二章 青杨天牛成虫交配、咬筑刻槽和产卵习性的初步研究第15-20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虫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试验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青杨天牛成虫的交配行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雌成虫咬筑刻槽和产卵习性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数据统计方法第16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青杨天牛交配行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青杨天牛咬刻槽特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青杨天牛产卵行为及特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青杨天牛产卵行为的观察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青杨天牛产卵量及产卵规律第18-19页
    3 小结与分析第19-20页
第三章 青杨天牛成虫求偶通讯方式的初探第20-29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虫源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仪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试剂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交配因素生物测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Y型管生物测定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.1 试验装置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.2 性信息素类似物的提取与制备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.3 生物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 数据统计方法第23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视觉因素和嗅觉因素在青杨天牛交配中的作用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青杨天牛活体成虫趋性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青杨天牛成虫对性信息素粗提液的趋向观测第26-27页
    3 小结与分析第27-29页
第四章 青杨天牛成虫头部附器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第29-39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试验昆虫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试验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本形态观察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扫描电镜观察第30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触角的形态及感受器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触角的外部形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触角感受器的类型、形态及分布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下唇须及下颚须的形态及感受器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下唇须及下颚须的外部形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下唇须及下颚须的类型、形态及分布第35-36页
    3. 小结与分析第36-39页
结论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4页
Abstract第44-45页
附录第46-50页
致谢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西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
下一篇:枸溶性钾无机复混肥对盆栽油菜及复垦土壤养分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