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文字信息处理论文

基于LSTM的文本相似度识别方法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传统文本相似度识别方法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相似度识别方法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7-19页
第2章 基于传统方法的文本相似度识别第19-2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数据集简介第20-21页
    2.3 特征工程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文字相似度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语法相似度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基于WordNet的相似度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潜在语义相似度(Latent Semantic Similarity)第24-25页
    2.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3章 基于LSTM的文本相似度识别第28-4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-29页
    3.2 相关深度学习技术第29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双向LSTM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神经网络激活函数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Dropout原理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早终止策略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RMSProp优化算法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暹罗网络结构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常见的深度学习框架简介第38-39页
    3.3 数据预处理及词表建立第39页
    3.4 词向量表示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Word2Vec词向量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GloVe词向量第41页
    3.5 基于Siamese LSTM的句子编码模型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模型简介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模型训练及参数设置第43-44页
    3.6 实验结果第44-46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4章 融合Attention机制的文本相似度识别第47-5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7-49页
    4.2 融合Attention机制的文本相似度识别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融合Attention机制的Siamese LSTM模型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型训练细节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验结果第51-52页
    4.3 多模型融合策略第52-5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5章 结论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多维特征的小学语文作文质量自动分类技术研究
下一篇:一种基于时间窗口的舆情异动量化模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