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4-24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4-16页 |
2.1.1 院舍安置 | 第14页 |
2.1.2 孤残青年 | 第14-15页 |
2.1.3 同伴支持 | 第15-16页 |
2.2 福利院孤残儿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6-22页 |
2.2.1 福利院孤残儿照顾模式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2.2.2 福利院孤残儿所面临问题、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 | 第18-20页 |
2.2.3 福利院孤残儿成年后安置模式研究 | 第20-22页 |
2.3 社会工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2-23页 |
2.4 研究述评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| 第24-28页 |
3.1 研究理论 | 第24-26页 |
3.1.1 社会支持理论 | 第24页 |
3.1.2 团体动力学理论 | 第24-25页 |
3.1.3 社会学习理论 | 第25-26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6-28页 |
3.2.1 文献分析法 | 第26页 |
3.2.2 参与观察法 | 第26页 |
3.2.3 访谈法 | 第26-28页 |
第4章 研究对象背景及社会支持网络预估 | 第28-36页 |
4.1 C福利院简介 | 第28页 |
4.2 院内孤残青年基本情况 | 第28-29页 |
4.3 孤残青年社会支持系统预估 | 第29-36页 |
4.3.1 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预估 | 第29-31页 |
4.3.2 对服务对象照护系统预估 | 第31-33页 |
4.3.3 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预估 | 第33-36页 |
第5章 服务设计与实施 | 第36-57页 |
5.1 组员基本情况 | 第36-37页 |
5.2 服务目标 | 第37-38页 |
5.3 小组服务过程 | 第38-57页 |
5.3.1 第一次小组活动 | 第38-41页 |
5.3.2 第二次小组活动 | 第41-43页 |
5.3.3 第三次小组活动 | 第43-46页 |
5.3.4 第四次小组活动 | 第46-50页 |
5.3.5 第五次小组活动 | 第50-54页 |
5.3.6 第六次小组活动 | 第54-57页 |
第6章 评估与反思 | 第57-62页 |
6.1 评估 | 第57-59页 |
6.1.1 工作者专业技巧评估 | 第57-58页 |
6.1.2 小组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| 第58-59页 |
6.2 反思 | 第59-62页 |
6.2.1 对本次专业实践的反思 | 第59-60页 |
6.2.2 对院舍安置孤残青年群体的反思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