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天文学论文--恒星天文学、星系天文学、宇宙学论文--宇宙学论文

全息暗能量和中微子的宇宙学观测限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引言第10-16页
第二章 暗能量及其密度扰动第16-32页
    2.1 宇宙的膨胀及其动力学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时空几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天体距离的测量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膨胀动力学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宇宙的加速膨胀与暗能量第22-25页
    2.3 暗能量模型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宇宙学常数模型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精质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幽灵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精灵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2.4 暗能量的密度扰动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暗能量密度扰动的PPF描述第30-32页
第三章 中微子宇宙学第32-40页
    3.1 中微子的探索和研究历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中微子震荡及实验第32-33页
    3.2 中微子质量及暗辐射在宇宙中的影响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宇宙中微子产生及演化背景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中微子及暗辐射对CMB功率谱和物质谱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中微子质量对CMB功率谱和物质谱的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未来的宇宙学观测对中微子的限制第38-40页
第四章 宇宙学测量及参数限制方法第40-48页
    4.1 几何测量及参数限制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Ia型超新星观测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重子声学振荡观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哈勃参数观测第44-45页
    4.2 结构增长测量及参数限制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弱引力透镜观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红移空间畸变观测第46-48页
第五章 全息暗能量模型和中微子的观测限制第48-64页
    5.1 全息暗能量的背景演化第48-50页
    5.2 新全息暗能量模型的观测限制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新全息暗能量模型的提出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新的全息暗能量模型下的参数限制第51-54页
    5.3 考虑中微子的全息暗能量模型的观测限制第54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考虑了中微子的全息暗能量模型的背景演化及微扰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质量中微子和暗辐射对CMB温度功率谱和物质功率谱的影响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全息暗能量模型下中微子质量、暗辐射与相关参数的限制第57-64页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4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6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76-78页
致谢第78-80页
简介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统计回归分析理论的FAST节点位移预测研究
下一篇:基于神经网络的FAST节点位移预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