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内外光伏并网逆变器市场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外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光伏并网逆变器发展趋势 | 第14-15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光伏并网系统研究及设计 | 第17-27页 |
2.1 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设计 | 第17-19页 |
2.1.1 并网逆变回路方式的选择 | 第17-18页 |
2.1.2 系统的总体方案 | 第18-19页 |
2.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| 第19-22页 |
2.2.1 前级电路的工作原理 | 第19-21页 |
2.2.2 后级电路的工作原理 | 第21-22页 |
2.3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选择 | 第22-26页 |
2.3.1 常用并网电流控制策略 | 第22-23页 |
2.3.2 无差拍控制原理 | 第23-25页 |
2.3.3 无差拍并网控制应用 | 第25-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研究 | 第27-41页 |
3.1 光伏电池的特性 | 第27-29页 |
3.1.1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27-28页 |
3.1.2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| 第28页 |
3.1.3 光伏电池的仿真 | 第28-29页 |
3.2 几种常见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| 第29-33页 |
3.3 改进的MPPT算法 | 第33-35页 |
3.4 恒压扰动法 | 第35-37页 |
3.5 基于MATLAB的MPPT算法仿真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效应研究 | 第41-53页 |
4.1 孤岛效应的原理 | 第41页 |
4.2 孤岛检测系统等效模型 | 第41-43页 |
4.3 孤岛效应常用检测方法 | 第43-46页 |
4.3.1 被动检测法 | 第43-44页 |
4.3.2 主动检测法 | 第44-46页 |
4.4 双向扰动频移法 | 第46-48页 |
4.5 孤岛检测仿真与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双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软硬件设计 | 第53-75页 |
5.1 硬件电路设计 | 第53-65页 |
5.1.1 功率回路设计 | 第53-61页 |
5.1.2 控制回路设计 | 第61-65页 |
5.2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5-72页 |
5.2.1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| 第65-67页 |
5.2.2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| 第67页 |
5.2.3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| 第67-68页 |
5.2.4 并网同步的实现 | 第68-69页 |
5.2.5 PI环控制子程序流程图 | 第69-70页 |
5.2.6 SPWM脉冲发生子程序流程图 | 第70页 |
5.2.7 软件锁相与孤岛检测 | 第70-72页 |
5.2.8 控制系统软件抗干扰措施 | 第72页 |
5.3 试验仿真结果 | 第72-7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6.1 总结 | 第75页 |
6.2 展望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