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3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核主泵的概况 | 第9-11页 |
| ·本课题的国内外研发情况 | 第11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1-13页 |
| 2 数值研究方法及CFD软件的介绍 | 第13-25页 |
| ·引言 | 第13-14页 |
| ·流动控制方程 | 第14-15页 |
| ·流动的湍流模型 | 第15-17页 |
| ·软件中各湍流模型简介 | 第15页 |
| ·Spalart-Allmaras湍流模型 | 第15-17页 |
| ·网格及网格生成技术 | 第17-20页 |
| ·计算网格分类介绍 | 第17-18页 |
| ·NUMECA网格的生成及网格质量的评估 | 第18-20页 |
| ·空间离散及时间离散 | 第20-23页 |
| ·空间离散方程及通量表示法 | 第20-21页 |
| ·差分格式 | 第21-22页 |
| ·时间离散:多级Runge-Kutta | 第22-23页 |
| ·多重网格技术 | 第23-2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3 AP1000核主泵叶轮水力模型的设计及数值模拟 | 第25-50页 |
| ·引言 | 第25-26页 |
| ·水泵离心/混流式叶轮的传统设计方法 | 第26-29页 |
| ·相似换算法 | 第26-28页 |
| ·速度系数法 | 第28-29页 |
| ·自行设计的核主泵结构与性能 | 第29-36页 |
| ·AP1000核主泵的设计要求 | 第29页 |
| ·一维设计 | 第29-31页 |
| ·叶轮内过流部件计算及其流动分析 | 第31-36页 |
| ·主泵叶轮的力学分析 | 第36-48页 |
| ·模型介绍 | 第36-38页 |
| ·有限元模型 | 第38页 |
| 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38-43页 |
| ·模态分析 | 第43-48页 |
| ·小结 | 第48页 |
| ·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4 AP1000核主泵泵壳的水力模型设计及数值模拟 | 第50-70页 |
| ·传统泵壳的水力设计方法及核主泵泵壳的特殊要求 | 第50-52页 |
| ·不同进出口泵壳的设计方案比对 | 第52-56页 |
| ·不同进出口型式泵壳对核主泵水力性能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| 第56-70页 |
| ·网格划分 | 第56页 |
| ·计算条件的设定 | 第56-57页 |
| 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7-70页 |
| 5 AP1000核主泵扩压器的水力模型设计及数值模拟 | 第70-78页 |
| ·AP1000核主泵扩压器作用的介绍 | 第70页 |
| ·不同出口安装角的叶片扩压器设计 | 第70-72页 |
| ·不同出口安装角的叶片扩压器的设计方案 | 第70页 |
| ·主泵全流道的造型与网格的划 | 第70-72页 |
| ·边界条件的定义 | 第72页 |
| ·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72-77页 |
| ·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6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| ·主要工作 | 第78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78-79页 |
| ·展望未来 | 第79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2-83页 |
| 致谢 | 第83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