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7页 |
·固体表面吸附的基本概念 | 第8-14页 |
·吸附类型 | 第9页 |
·描述吸附的主要物理量 | 第9-14页 |
·表面吸附研究的主要实验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表面吸附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 | 第16-17页 |
2 理论研究方法 | 第17-30页 |
·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Born-Oppenheimer近似 | 第18-19页 |
·单电子近似 | 第19页 |
·密度泛函理论(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,DFT) | 第19-23页 |
·Thomas-Fermi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Hohenberg-Kohn定理 | 第21页 |
·Kohn-Sham方程 | 第21-23页 |
·局域密度近似(LDA) | 第23页 |
·广义梯度近似(GGA) | 第23页 |
·赝势理论 | 第23-26页 |
·模守恒赝势 | 第24-25页 |
·超软赝势 | 第25-26页 |
·周期性边界条件 | 第26-28页 |
·Bloch定理 | 第26页 |
·Brillouin区k点的选取 | 第26-27页 |
·平面波基础 | 第27-28页 |
·非周期性结构体系 | 第28页 |
·计算模型的选取 | 第28-29页 |
·CASTEP模拟软件的特点 | 第29-30页 |
3 氢原子在Pd、Au及PdAu合金(111)表面的吸附 | 第30-42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计算方法及模型 | 第30-31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31-41页 |
·计算金属Pd、Au和H_2分子 | 第31-33页 |
·氢原子在纯金属Pd(111)、Au(111)表面的吸附 | 第33-36页 |
·氢原子在nAu/Pd合金(111)表面的吸附 | 第36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氧原子在Pd、Au及PdAu合金(111)表面的吸附 | 第42-55页 |
·引言 | 第42-43页 |
·计算方法及模型 | 第43-44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44-54页 |
·计算金属Pd、Au和O_2分子 | 第44-45页 |
·氧原子在纯金属Pd(111)、Au(111)表面的吸附 | 第45-46页 |
·氧原子在nAu/Pd合金(111)表面的吸附 | 第46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5 O_2在Pd(111)及1Au/Pd(111)表面的吸附和解离 | 第55-63页 |
·引言 | 第55-56页 |
·计算方法及模型 | 第56-57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57-62页 |
·氧气分子在Pd(111)的吸附和解离 | 第57-59页 |
·氧气分子在1Au/Pd(111)上的吸附和解离 | 第59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结论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