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--工业区域规划与生产布局论文

重污染型企业环境经营行为激励研究

中文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.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点第15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15-16页
2.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第16-24页
    2.1 文献综述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国内外文献综述总结第20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环境经营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激励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演化博弈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3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3. 重污染型企业环境经营现状第24-36页
    3.1 重污染型企业界定与特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重污染型企业的界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重污染型企业的特点第24-25页
    3.2 重污染型企业的环境责任现状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重污染型企业的环境污染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重污染型企业的能源消耗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重污染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情况第29-30页
    3.3 企业环境评级现状第30-31页
    3.4 企业环境经营的激励现状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政府规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经济激励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公众监督第3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4-36页
4. 重污染型企业环境经营行为激励的经济学分析第36-61页
    4.1 政府、公众、企业不同利益主体的特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政府的行为特点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重污染企业的行为特点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公众的行为特点第36-37页
    4.2 重污染型企业环境经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重污染型企业对区域环境的污染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重污染型环境行为对环境的贡献第38-41页
    4.3 政府与重污染型企业之间博弈分析第41-49页
    4.4 公众与重污染企业之间博弈分析第49-56页
    4.5 汀江污染事件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事件背景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事件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事件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5. 重污染型企业环境经营行为激励体系第61-69页
    5.1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行为激励架构第61-62页
    5.2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行为的评价第62-64页
    5.3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行为的监督第64-65页
    5.4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行为的奖惩第65-68页
    5.5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行为的企业互相激励第68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6. 重污染型企业提高环境经营水平的措施第69-74页
    6.1 构建内部激励体系第69-70页
    6.2 构建环境经营管理体系第70页
    6.3 进行清洁生产改造第70-71页
    6.4 提高企业内部的协同运作第71-72页
    6.5 企业绿色文化建设第72-73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7. 结论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74-75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7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9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作者简介第81-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支持媒体平面安全机制的IMS UE软终端的研究和实现
下一篇:北方公司吉林移动业务支撑设计项目质量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