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理论论文

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的山区公路可变限速理论方法研究

致谢第7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可变限速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车路耦合的虚拟仿真技术研究现状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现有研究工作的不足第22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23-24页
第二章 车辆系统动力学第24-30页
    2.1 车辆坐标系与运动分解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车辆圆曲线处受力特性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2.3 非线性轮胎建模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轮胎坐标系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轮胎侧偏特性第27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30页
第三章 考虑圆曲线和横坡的整车模型构建第30-38页
    3.1 轿车的七自由度整车模型构建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车轮动力学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轮胎垂向载荷第32-34页
    3.2 货车的八自由度整车模型构建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八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轮胎载荷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轮胎侧偏角和转向系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四章 可变限速仿真参数设计第38-45页
    4.1 车辆稳定性指标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侧向加速度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前轮侧偏角和侧倾角速度第40页
    4.2 山区圆曲线路段参数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圆曲线半径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路面超高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路面横向附着系数第41-42页
    4.3 轿车和货车的结构参数第42-4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五章 可变限速仿真分析第45-70页
    5.1 可变限速仿真分析步骤第45页
    5.2 轿车动力学仿真第4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轿车仿真结构图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轿车仿真结果分析第51-56页
    5.3 货车动力学仿真第5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货车仿真结构图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货车仿真结果分析第62-67页
    5.4 轿车和货车动力学仿真比较第67-6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六章 可变限速的三种方法第70-77页
    6.1 运行速度法第70-71页
    6.2 侧滑极限速度法第71-72页
    6.3 动力学仿真法第72-73页
    6.4 三种方法的比较第73-76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7-79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77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峡山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研究
下一篇:清代宫廷服饰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