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37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6页 |
1.2 注入锁频激光器研究概况 | 第16-28页 |
1.2.1 2μm单纵模主激光器发展状况 | 第19-25页 |
1.2.2 2μm从激光器发展状况 | 第25-28页 |
1.3 2μm光纤脉冲激光器研究概况 | 第28-34页 |
1.3.1 2μm线形腔光纤脉冲激光器发展状况 | 第29-32页 |
1.3.2 2μm环形腔光纤脉冲激光器发展状况 | 第32-34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4-37页 |
第2章 2μm单纵模主激光器研究 | 第37-74页 |
2.1 引言 | 第37页 |
2.2 Tm,Ho:YAG单纵模激光器研究 | 第37-46页 |
2.3 单掺钬单纵模激光器研究 | 第46-70页 |
2.3.1 F-P标准具法选模分析 | 第46-49页 |
2.3.2 单掺钬激光器系统稳定性分析 | 第49-50页 |
2.3.3 Ho:YAG单纵模激光器实验研究 | 第50-61页 |
2.3.4 Ho:LuAG单纵模激光器实验研究 | 第61-65页 |
2.3.5 Ho:YLF单纵模激光器实验研究 | 第65-70页 |
2.4 Tm,Ho:YAG与单掺钬单纵模激光器对比研究 | 第70-7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3章 掺铥光纤环形腔从激光器理论研究 | 第74-89页 |
3.1 引言 | 第74页 |
3.2 掺铥光纤能级结构与光谱特性 | 第74-76页 |
3.3 连续运转掺铥光纤环形腔激光器理论研究 | 第76-82页 |
3.3.1 掺铥光纤环形腔激光器速率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| 第76-79页 |
3.3.2 连续运转激光器输出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| 第79-82页 |
3.4 脉冲运转掺铥光纤环形腔激光器理论研究 | 第82-88页 |
3.4.1 脉冲光纤激光器速率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| 第82-85页 |
3.4.2 激光器输出脉冲宽度影响因素分析 | 第85-8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4章 掺铥光纤环形腔从激光器实验研究 | 第89-101页 |
4.1 引言 | 第89页 |
4.2 掺铥光纤环形腔激光器实验装置 | 第89-90页 |
4.3 掺铥光纤环形腔激光器连续输出实验研究 | 第90-93页 |
4.4 掺铥光纤环形腔激光器脉冲输出实验研究 | 第93-100页 |
4.4.1 空间耦合掺铥光纤激光器脉冲调制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3-96页 |
4.4.2 掺铥光纤脉冲激光器输出性能研究 | 第96-10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第5章 掺铥光纤环形腔激光器注入锁频研究 | 第101-123页 |
5.1 引言 | 第101页 |
5.2 注入锁频理论研究 | 第101-108页 |
5.2.1 种子光与从激光器振荡光模式匹配研究 | 第101-106页 |
5.2.2 种子激光器与从激光器间光学隔离设计 | 第106页 |
5.2.3 种子光与光纤耦合设计 | 第106-108页 |
5.3 掺铥光纤对2μm种子光放大研究 | 第108-112页 |
5.3.1 掺铥光纤放大器实验装置 | 第108-109页 |
5.3.2 掺铥光纤放大器实验研究 | 第109-112页 |
5.4 注入锁频掺铥光纤环形腔激光器实验装置 | 第112-114页 |
5.5 注入锁频掺铥光纤环形腔激光器连续输出研究 | 第114-119页 |
5.5.1 2.08μm激光对铥光纤环形激光器波长牵引研究 | 第114-116页 |
5.5.2 2.05μm激光对铥光纤环形激光器波长牵引研究 | 第116-119页 |
5.6 注入锁频掺铥光纤环形腔激光器脉冲输出研究 | 第119-122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122-123页 |
结论 | 第123-1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5-13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136-138页 |
致谢 | 第138-13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