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1 人工分析 | 第15页 |
1.2.2 基于展开(unfolding)的自动化解混淆 | 第15-16页 |
1.2.3 基于代码行为语义分析的自动化代码解混淆 | 第16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智能挂马网页介绍与特征分析 | 第18-38页 |
2.1 智能挂马网页简介 | 第18-20页 |
2.1.1 网页木马基本介绍 | 第18页 |
2.1.2 网页木马的发展趋势 | 第18-20页 |
2.1.3 智能挂马网页 | 第20页 |
2.2 智能挂马网页的应用——Web Exploit Kits | 第20-23页 |
2.2.1 Web Exploit Kits简介 | 第20-21页 |
2.2.2 Web Exploit Kits的构成与特征 | 第21-22页 |
2.2.3 近期的Web Exploit Kits的漏洞利用 | 第22-23页 |
2.3 智能挂马网页的应用——“水坑”攻击 | 第23-25页 |
2.3.1“水坑”攻击简介 | 第23-24页 |
2.3.2“水坑”攻击基本攻击流程 | 第24页 |
2.3.3“水坑”攻击中的智能挂马页面 | 第24-25页 |
2.4 智能挂马网页的反查杀追踪技术 | 第25-37页 |
2.4.1 混淆技术 | 第25-28页 |
2.4.2 客户端探测技术 | 第28-34页 |
2.4.3 动态分发技术 | 第34-3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抽象语法树与低交互式客户端蜜罐THUG | 第38-51页 |
3.1 智能挂马网页分析的难点 | 第38页 |
3.2 抽象语法树(AST) | 第38-42页 |
3.2.1 抽象语法树简介 | 第38-39页 |
3.2.2 抽象语法树的定义 | 第39-40页 |
3.2.3 抽象语法树的特点 | 第40-41页 |
3.2.4 抽象语法树在追踪解析系统中的意义 | 第41-42页 |
3.3 低交互式客户端蜜罐Thug | 第42-49页 |
3.3.1 客户端蜜罐简介 | 第42-43页 |
3.3.2 低交互式客户端蜜罐Thug简介 | 第43-44页 |
3.3.3 Thug的基本结构 | 第44-45页 |
3.3.4 Thug各模块介绍 | 第45-49页 |
3.3.5 Thug在追踪解析系统中的意义 | 第4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面向智能挂马网页的自动化追踪系统 | 第51-68页 |
4.1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2 可行性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2.1 条件、假定和限制 | 第52-53页 |
4.2.2 技术可行性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2.3 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局限性 | 第54-55页 |
4.3 系统架构与模块实现 | 第55-66页 |
4.3.1 系统的总体架构 | 第55-56页 |
4.3.2 基于Thug的客户端模拟模块 | 第56-61页 |
4.3.3 AST预处理模块 | 第61-63页 |
4.3.4 混淆信息采集模块 | 第63-64页 |
4.3.5 混淆代码还原模块 | 第64-66页 |
4.3.6 系统的输入输出 | 第6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68-82页 |
5.1 实验设计 | 第68-70页 |
5.1.1 实验目的 | 第68页 |
5.1.2 实验对象 | 第68页 |
5.1.3 所采用的样本 | 第68-69页 |
5.1.4 实验环境 | 第69页 |
5.1.5 实验内容 | 第69-70页 |
5.2 评估标准 | 第70-71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1-81页 |
5.3.1 实验结果 | 第71-73页 |
5.3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73-8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82-85页 |
6.1 本文总结与结论 | 第82-83页 |
6.2 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83页 |
6.3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89-90页 |
附件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