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焊接、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--焊接工艺论文

三元保护气窄间隙GMA焊电弧特性及熔化行为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5-34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、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1.2 窄间隙GMA焊接技术研究现状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旋转电弧窄间隙GMA焊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摆动电弧窄间隙GMA焊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双丝双弧窄间隙GMA焊第20-21页
    1.3 电弧焊中保护气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第21-28页
    1.4 Q690高强钢焊接性研究第28-30页
    1.5 研究现状的简析第30-31页
    1.6 窄间隙GMA焊优化保护气的必要性第31-32页
    1.7 主要研究内容第32-34页
第2章 试验设备、材料及方法第34-41页
    2.1 试验设备及材料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平台与设备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材料第36-37页
    2.2 试验研究方法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三元保护气比例变化的设计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焊接电信号采集及高速摄像拍摄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电弧特性及热源模型数值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第39-40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3章 三元保护气平板GMA堆焊电弧特性与熔滴过渡第41-67页
    3.1 三元保护气平板GMA堆焊电弧形态第41-43页
    3.2 三元保护气GMA堆焊电弧特性数值模拟第4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电弧模型的建立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基本假设与控制方程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边界条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不同比例下的保护气物理参数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数值算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计算结果分析第50-56页
    3.3 三元保护气平板GMA堆焊的熔滴过渡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He含量对熔滴过渡的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CO_2含量对焊熔滴过渡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保护气比例下熔滴受力分析第59-62页
    3.4 三元保护气平板GMA堆焊焊缝成形第62-6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5-67页
第4章 三元保护气窄间隙GMA焊电弧特性与熔滴过渡第67-87页
    4.1 三元保护气窄间隙GMA焊电弧形态第67-70页
    4.2 三元保护气窄间隙GMA焊电弧电特性第70-72页
    4.3 三元保护气窄间隙脉冲GMA焊电弧行为与熔滴过渡第72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三元保护气窄间隙GMA焊脉冲电弧行为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He含量下窄间隙GMA焊熔滴过渡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同CO_2含量下窄间隙GMA焊熔滴过渡第76-77页
    4.4 三元保护气双丝窄间隙GMA焊熔滴过渡行为第77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双丝窄间隙GMA焊熔滴过渡特点分析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CO_2含量对双丝窄间隙GMA焊熔滴过渡的影响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He含量对双丝窄间隙GMA焊熔滴过渡的影响第83-8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5-87页
第5章 三元保护气窄间隙GMA焊焊缝成形及数值模拟第87-106页
    5.1 三元保护气窄间隙GMA焊焊缝成形特点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窄间隙恒压GMA焊焊缝成形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窄间隙脉冲GMA焊焊缝成形第89-90页
    5.2 保护气比例对GMA焊接热源模型的影响第90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保护气比例对焊接热效率的影响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保护气比例对热源形状参数的影响第92-94页
    5.3 窄间隙坡口内焊接热源模型特征第94-95页
    5.4 三元保护气双丝窄间隙GMA焊熔池模拟第95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熔池行为模型的建立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控制方程与添加源项第95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边界条件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材料物理参数及求解方法第100-101页
    5.5 三元保护气双丝窄间隙GMA焊熔池温度场特征第101-104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04-106页
第6章 窄间隙GMA焊三元保护气比例优化及验证第106-121页
    6.1 侧壁熔深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06-11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参数矩阵的建立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模型建立及检验第109-112页
    6.2 三元保护气比例对侧壁熔深的影响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单一成分比例对侧壁熔深的影响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保护气成分交互作用对侧壁熔深的影响第114-115页
    6.3 窄间隙GMA焊三元保护气比例优化第115-116页
    6.4 Q690钢三元保护气双丝窄间隙GMA焊接第116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多层多道焊焊接试验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第117-120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20-121页
结论第121-124页
参考文献第124-132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2-135页
致谢第135-136页
个人简历第136页

论文共13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冷坩埚定向凝固Ti-47Al-2Nb-2Cr-(Er,C,Mn)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行为研究
下一篇:高压凝固Mg-15Zn-34Y合金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