赖氨酰氧化酶在大鼠脊髓慢性受压中的作用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10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第1章 实验研究 | 第13-41页 |
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3-20页 |
1.1.1 主要试剂 | 第13页 |
1.1.2 主要工具 | 第13页 |
1.1.3 主要仪器 | 第13页 |
1.1.4 实验动物 | 第13-14页 |
1.1.5 实验动物分组 | 第14页 |
1.1.6 动物模型的建立 | 第14-15页 |
1.1.7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| 第15-19页 |
1.1.8 计量分析 | 第19-20页 |
1.2 结果 | 第20-31页 |
1.2.1 赖氨酰氧化酶RT-PCR分析 | 第20-21页 |
1.2.2 皮层诱发电位分析 | 第21页 |
1.2.3 BBB评分和Tarlov运动评分分析 | 第21-22页 |
1.2.4 脊髓形态结构HE染色结果分析 | 第22-25页 |
1.2.5 脊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 | 第25-31页 |
1.3 讨论 | 第31-36页 |
1.4 小结 | 第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1页 |
第2章 综述 赖氨酰氧化酶家族的研究进展 | 第41-50页 |
2.1 介绍 | 第41页 |
2.2 LOX家族的结构特征 | 第41-42页 |
2.3 LOX调节胶原的共价交联 | 第42页 |
2.4 LOX的细胞核相关功能 | 第42-43页 |
2.5 与LOX相关的疾病研究 | 第43-46页 |
2.5.1 结缔组织病 | 第43页 |
2.5.2 铜代谢障碍疾病 | 第43页 |
2.5.3 动脉粥样硬化 | 第43-44页 |
2.5.4 骨疾病 | 第44-45页 |
2.5.5 胶质细胞瘤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1页 |
附录1 BBB评分表 | 第51-52页 |
附录2 改良Tarlov运动功能评分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5-56页 |
论文数据集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