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6页 |
1.1 虎皮楠生物碱的简介 | 第10-13页 |
1.1.1 虎皮楠科植物的简介 | 第10-11页 |
1.1.2 虎皮楠生物碱的分离、分类和生物活性 | 第11-13页 |
1.2 虎皮楠生物碱的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现状 | 第13-21页 |
1.2.1 虎皮楠生物碱的生物合成 | 第13-15页 |
1.2.2 虎皮楠生物碱的合成现状 | 第15-21页 |
1.3 Yuzurine类生物碱的分离、分类和生物活性 | 第21-23页 |
1.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3-26页 |
第2章 虎皮楠生物碱yuzurine AE双环骨架的合成研究 | 第26-40页 |
2.1 Yuzurine的逆合成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2 Yuzurine A环的构建 | 第27-30页 |
2.2.1 利用分子内S_N2'反应构建yuzurineA环的尝试 | 第27-29页 |
2.2.2 Diecmann酯缩合构建多取代哌啶环 | 第29-30页 |
2.3 哌啶环C-4季碳中心构建及C-5官能化 | 第30-33页 |
2.3.1 C-4季碳中心的构建及C-5引入官能团的尝试 | 第30-31页 |
2.3.2 C-5位引入酯基并构建C-4季碳中心的尝试 | 第31-32页 |
2.3.3 哌啶环C-3,4,5手性中心的构建 | 第32-33页 |
2.4 Yuzurine E环的构建 | 第33-38页 |
2.4.1 金属催化条件下二醇直接与炔发生分子内环醚化反应的尝试 | 第33-35页 |
2.4.2 N-甲基取代的3,4,5-三取代哌啶环的合成 | 第35-37页 |
2.4.3 酸催化条件下yuzurine的E环构建 | 第37-3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3章 实验部分 | 第40-64页 |
3.1 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40页 |
3.2 实验操作及数据 | 第40-64页 |
3.2.1 化合物157的合成 | 第40-41页 |
3.2.2 化合物165的合成 | 第41页 |
3.2.3 化合物166的合成 | 第41-42页 |
3.2.4 化合物167的合成 | 第42页 |
3.2.5 化合物168的合成 | 第42-43页 |
3.2.6 化合物170的合成 | 第43页 |
3.2.7 化合物173的合成 | 第43-44页 |
3.2.8 化合物174的合成 | 第44页 |
3.2.9 化合物176的合成 | 第44-45页 |
3.2.10 化合物177的合成 | 第45-46页 |
3.2.11 化合物178的尝试合成 | 第46-47页 |
3.2.12 化合物180的合成 | 第47页 |
3.2.13 化合物182的合成 | 第47-48页 |
3.2.14 化合物183的合成 | 第48-49页 |
3.2.15 化合物184的合成 | 第49页 |
3.2.16 化合物185的合成 | 第49-50页 |
3.2.17 化合物187的合成 | 第50页 |
3.2.18 化合物190的合成 | 第50-51页 |
3.2.19 化合物192的合成 | 第51页 |
3.2.20 化合物193的合成 | 第51-52页 |
3.2.21 化合物203的合成 | 第52页 |
3.2.22 化合物205的合成 | 第52-53页 |
3.2.23 化合物207的合成 | 第53页 |
3.2.24 化合物208的合成 | 第53-54页 |
3.2.25 化合物209的合成 | 第54-55页 |
3.2.26 化合物210的合成 | 第55页 |
3.2.27 化合物211的合成 | 第55-56页 |
3.2.28 化合物212的合成 | 第56页 |
3.2.29 化合物214的合成 | 第56-57页 |
3.2.30 化合物215的合成 | 第57页 |
3.2.31 化合物216的合成 | 第57-58页 |
3.2.32 化合物218的合成 | 第58-59页 |
3.2.33 化合物219的合成 | 第59页 |
3.2.34 化合物221的合成 | 第59-60页 |
3.2.35 化合物222的合成 | 第60-61页 |
3.2.36 化合物223的合成 | 第61页 |
3.2.37 化合物220的合成 | 第61-64页 |
第4章 全文总结 | 第64-66页 |
4.1 本文创新点 | 第64-65页 |
4.2 基本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4页 |
附录 | 第74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-12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