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--道德教育论文--职业道德教育论文

企业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基础及实现路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创新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不足之处第18-19页
第2章 工匠精神的基本概述第19-31页
    2.1 工匠精神的内涵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工匠的释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工匠精神的涵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当代中国对工匠精神的深层理解第21-22页
    2.2 我国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及发展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工匠精神的断裂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工匠精神的回归第25-26页
    2.3 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依据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关于劳动的思想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关于精神需要的理论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9-31页
第3章 企业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基础第31-45页
    3.1 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工匠精神是企业精神的核心要素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工匠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涵第33-34页
    3.2 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艺术审美价值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技术理性价值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人生意义价值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国家尊严价值第39-40页
    3.3 企业工匠精神培育的当代价值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有助于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有利于企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有利于员工素质提高实现全面发展第42-45页
第4章 企业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分析第45-53页
    4.1 企业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成果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依托工匠舞台尽展卓越风采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用工匠精神铸就责任品质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把工匠精神注入企业人才培养第46页
    4.2 企业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企业的工匠群体弱化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企业对工匠精神的错误认知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企业工匠精神培育形式化第48-49页
    4.3 企业工匠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思想观念的制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企业重视程度不够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企业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机制不完善第51-53页
第5章 企业工匠精神培育的实现路径第53-65页
    5.1 坚持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原则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主体性原则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求实原则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企业培育与个人养成相结合的原则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传承精髓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的原则第55-56页
    5.2 明确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打造扎实的基本功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提倡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第58页
    5.3 采取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措施第58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立健全工匠精神的培育机制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企业文化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丰富工匠精神培育的形式载体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学习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第62-65页
结语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作者简介第70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一带一路”视阈下中国与东盟国家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
下一篇:激励理论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