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1.1 文献研究简述 | 第10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13-15页 |
1.2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2.2 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中国对东南亚投资中的环保法律风险案例与启示 | 第15-19页 |
2.1 中国对东南亚投资中的环保法律风险案例 | 第15-16页 |
2.1.1 中缅密松水电站项目搁置 | 第15页 |
2.1.2 理文造纸公司在越南涉及环境污染事件 | 第15-16页 |
2.1.3 缅甸莱比塘铜矿投资风波 | 第16页 |
2.2 案例的启示 | 第16-19页 |
第3章 中国对东南亚投资中的环保法律风险类型分析 | 第19-28页 |
3.1 低水准环评风险 | 第19-23页 |
3.1.1 融资环评审批风险 | 第19-21页 |
3.1.2 项目环评审批风险 | 第21-22页 |
3.1.3 低透明度环评风险 | 第22-23页 |
3.2 环境类投资限制(或禁止) | 第23-24页 |
3.3 环境规制风险 | 第24-27页 |
3.4 环境诉讼风险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中国对东南亚投资环保法律风险上升的原因 | 第28-38页 |
4.1 东南亚地区有自然环境与法治环境的变化 | 第28-32页 |
4.1.1 东南亚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化 | 第28页 |
4.1.2 东南亚各国环境保护法治体系的发展 | 第28-32页 |
4.2 东南亚地区环保NGO具有较强影响力 | 第32-33页 |
4.3 与我国企业东南亚投资的现状密切相关 | 第33-36页 |
4.3.1 中国向东南亚投资的结构分布存在风险 | 第33-35页 |
4.3.2 投资者环境保护自律性较弱 | 第35-36页 |
4.4 环境权益理念在国际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延伸 | 第36-38页 |
第5章 应对东南亚投资中环保法律风险的法律与政策建议 | 第38-46页 |
5.1 应对融资环评审批风险:完善“绿色信贷”制度 | 第38-40页 |
5.1.1 我国“绿色信贷”制度 | 第38-39页 |
5.1.2 我国“绿色信贷”制度完善建议 | 第39-40页 |
5.2 应对环境类投资限制风险:中国—东盟间环境协定 | 第40-42页 |
5.2.1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投资和环境领域的平行合作 | 第40-41页 |
5.2.2 美国双边投资条约范本(MBIT)中对环境问题的应对 | 第41页 |
5.2.3 中国应对策略:中国—东盟《框架协议》项下补充环境协定 | 第41-42页 |
5.3 应对环境规制与诉讼风险:企业环境国内责任延伸 | 第42-44页 |
5.4 应对低透明度环评风险:对中国NGO组织的激励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