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7-11页 |
| Abstract | 第11-15页 |
| 前言 | 第17-23页 |
| 1 我军战创伤现场救治现状 | 第17-20页 |
| 1.1 现场救治的基本概念 | 第17-18页 |
| 1.2 战伤自救互救训练历史回顾 | 第18页 |
| 1.3 我军战伤自救互救现状 | 第18-19页 |
| 1.4 维和官兵现场救治训练研究 | 第19-20页 |
| 2 外军现场自救互救培训现状 | 第20-22页 |
| 3 我军2016年驻南苏丹维和分队基本情况 | 第22-23页 |
|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1 研究对象 | 第23页 |
| 2 研究内容 | 第23页 |
| 3 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4 自救互救调查的主要内容 | 第24页 |
| 5 统计学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第二章 研究结果 | 第25-46页 |
| 1 南苏丹维和分队年龄、身份、学历比较 | 第25-27页 |
| 1.1 各分队年龄的比较 | 第25-26页 |
| 1.2 各分队间官兵比例构成比较 | 第26页 |
| 1.3 各分队间官兵学历的比较 | 第26-27页 |
| 2 南苏丹维和分队自救互救技术了解和掌握情况的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2.1 对自救互救技术了解程度的比较 | 第27-28页 |
| 2.2 各分队对六项技术掌握程度的比较 | 第28页 |
| 3 南苏丹维和分队训练时间的比较 | 第28-30页 |
| 4 南苏丹维和分队组训方式的比较 | 第30-32页 |
| 5 南苏丹维和分队训练技术的比较 | 第32-41页 |
| 5.1 通气技术训练 | 第32-34页 |
| 5.2 止血技术训练 | 第34-35页 |
| 5.3 包扎技术训练 | 第35-36页 |
| 5.4 固定技术训练 | 第36-37页 |
| 5.5 搬运技术训练 | 第37-38页 |
| 5.6 基础生命支持训练 | 第38页 |
| 5.7 止痛及预防感染 | 第38-39页 |
| 5.8 预防热损伤 | 第39-40页 |
| 5.9 预防眼外伤 | 第40-41页 |
| 6 自救互救训练的效果和重要性调查 | 第41-46页 |
| 6.1 您在训练或演习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自救互救的伤害 | 第41-42页 |
| 6.2 您认为自救互救在日常训练中的重要性 | 第42-43页 |
| 6.3 对9项自救互救技术重要性的认知 | 第43-46页 |
| 第三章 讨论 | 第46-51页 |
| 1 南苏丹维和分队官兵年龄、身份、学历情况 | 第47页 |
| 2 南苏丹维和分队出国前的训练时间和组训方式 | 第47页 |
| 3 南苏丹维和官兵接受自救互救专项技术培训情况 | 第47-50页 |
| 4 自救互救训练的重要性调查 | 第50-51页 |
| 第四章 提高维和部队自救互救训练水平的对策建议 | 第51-54页 |
| 1 培训考核方式 | 第52页 |
| 2 日常训练 | 第52-53页 |
| 3 强化培训阶段 | 第53页 |
| 4 出国执行任务期间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| 附录 | 第57-62页 |
| A 调查表 | 第57-60页 |
| B 调查表录入格式 | 第60-62页 |
|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2-63页 |
| 主要简历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