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1.1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选题缘由 | 第11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20页 |
1.2.1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及其需求识别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2.2 KANO模型及其适用性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1.4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KANO模型简介 | 第22-36页 |
2.1 农村公共服务 | 第22-23页 |
2.1.1 公共服务 | 第22页 |
2.1.2 农村公共服务 | 第22-23页 |
2.2 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 | 第23-24页 |
2.2.1 文化 | 第23-24页 |
2.2.2 公共文化服务 | 第24页 |
2.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| 第24-25页 |
2.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| 第25-29页 |
2.4.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概念 | 第25页 |
2.4.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特点 | 第25-26页 |
2.4.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| 第26-29页 |
2.5 需求及需求识别 | 第29-30页 |
2.5.1 需求 | 第29页 |
2.5.2 需求识别 | 第29-30页 |
2.6 KANO模型简介 | 第30-36页 |
2.6.1 KANO模型的发展 | 第30-31页 |
2.6.2 KANO模型及其基本原理 | 第31-32页 |
2.6.3 确定顾客需求的KANO类别 | 第32-36页 |
第三章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需求识别 | 第36-47页 |
3.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 | 第36-37页 |
3.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需求识别---以Y县为例 | 第37-39页 |
3.2.1 Y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情况 | 第37-39页 |
3.2.2 Y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需求识别 | 第39页 |
3.3 Y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需求识别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4页 |
3.3.1 政府缺乏对于农民需求信息的调查 | 第39-41页 |
3.3.2 识别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农村社会组织种类较少 | 第41页 |
3.3.3 偏向于分析农民对于单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| 第41-43页 |
3.3.4 需求识别过于简化且带有主观性 | 第43-44页 |
3.4 Y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需求识别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44-47页 |
3.4.1 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缺失 | 第44页 |
3.4.2 政府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 | 第44-45页 |
3.4.3 对于需求识别的重视度不够 | 第45页 |
3.4.4 缺乏一种科学、合理的需求识别方法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基于KANO模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识别的构建 | 第47-52页 |
4.1 KANO模型应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识别中的优点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2 KANO模型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| 第48-50页 |
4.3 确定农民需求的KANO类别 | 第50-51页 |
4.4 基于KANO模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Better—Worse系数计算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5页 |
5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2-53页 |
5.1.1 识别需求的原则 | 第52页 |
5.1.2 需求识别的结论 | 第52-53页 |
5.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