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新疆建省后的道制之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1页 |
(一) 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(三)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一、清代新疆建省前道建制情况 | 第11-15页 |
(一) 清代道制概述 | 第11-12页 |
(二) 建省前的镇迪道沿革 | 第12-15页 |
二、四道设立调整的原因及背景 | 第15-21页 |
(一) 军府制的弊端 | 第15-17页 |
(二) 清末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 | 第17-18页 |
(三) 州县制强化地方政权建设 | 第18-21页 |
三、四道的设置 | 第21-39页 |
(一) 四道建置过程 | 第21-26页 |
1、刘锦棠主新时期(1884—1890) | 第21-23页 |
2、饶应祺主新时期(1896—1902) | 第23-24页 |
3、潘效苏主新时期(1902—1905) | 第24-26页 |
(二) 建省后四道的职能概述 | 第26-32页 |
1、考察属官 | 第27-28页 |
2、稽查钱粮 | 第28-29页 |
3、清理词讼 | 第29-31页 |
4、办理交涉、参与军政 | 第31-32页 |
(三) 清代建省后道员群体考察 | 第32-39页 |
1、旗汉比例 | 第33-34页 |
2、籍贯分布 | 第34-37页 |
3、道员出身背景 | 第37-39页 |
四、四道建置的影响 | 第39-48页 |
(一) 行政制度方面 | 第39-40页 |
(二) 新疆城市发展方面 | 第40页 |
(三) 经济方面 | 第40-45页 |
1、农业发展 | 第40-42页 |
2、工商业的发展 | 第42-45页 |
(四) 教育文化方面 | 第45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